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智慧医院背景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研究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财政监督和资产管理双重视角

 


内容提要:本文以公立医院为对象,基于国内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从财政监 督和资产管理的双重视角出发,构建一个涵盖资产服务保障效能、资产质量、资产效益、资产 管理和资产风险五个维度的固定资产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推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 绩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财政监督 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 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1391(2023)08- 0095- 07
DOI:10.19477/j.cnki.10-1368/f.2023.08.007
一、引 言


医疗卫生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 社会保障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技术服务 的物质基础,也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发展基石,其管理水平对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及患者满 意度有着显著影响。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作为非经营性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点管理和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 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持续加大及医院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规模和结构 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的份额占医院资产总额的 90%左右①。因此,做好公立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一方面是医院改善固定资产粗放管理、加强自我约束的内在 发展需求,有助于优化公立医 院固定资产使用率、提升公立医 院管理效能;另一方面也是财政部 门、主管部门履行主体监督职能的外在政策要求,有益于公共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财政资金发 挥最大作用。
当前,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求日益规范化、制度化,2020 年财政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全面 执行《政府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规定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2021 年国务院颁布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全国乙类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2023 年 2 月新版

* 基金项目:山东省卫生经济协会重点研究课题“智慧医院背景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研究”;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企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经济后果及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BJL136)。
① 根据中赢信合研究网:《中国医院行业营运态势及未来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2023—2030》整理所得。

《国有资产等资产基础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发布,将国有资产分为 7 个门类、75 个大类、近 3000 项细分类目,为实现医院固定资产全口径分类和全生命周期分类管理打好基础。然而,公立医院固 定资产管理仍普遍存在一定问题,如资产闲置、使用效率不高、投资决策不够合理、缺乏科学评价 体系等,这些问题不但对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而且不利于公共资 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相关的财政风险。
财政监督作为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规范资 产管理、提高投资效益、降低财政风险、实现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建立基于财政监督 和资产管理双重视角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有效衡量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服务保障能力、资产质 量、资产效益、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风险,以推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从而实现财政监督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优化和提升。

二、相关文献述评

国外对医院资产绩效评估的研究主要关注医院实物资产,认为医院资本投资决策对未来几十 年医疗保健服务供应和使用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主要通过评估医院建筑、设备等实物资产使用效 率,为优化资产管理流程和提高资产效益提供依据(Deyet al.,2016)。近年来,部分学者也将医院实 物资产绩效评估视为医院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进行研究。Stre- Valen et al.(2014)通过评估 挪威医院设施实物资产在技术条件、建筑性能、可用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状况,探讨医院资产绩效管理 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从运营思路转变为财务战略管理视角来优化医院实物资产配置 。 随着互联 网和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多学者将这一研究视角纳入医院资产管理绩效评估中(Gastaldiet al.,2012)。
国内部分学者开展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也有个别学者专门针对公立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开展研究,其成果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谭静、李艳芝, 2015;汪丹梅等,2022),且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广泛认可的完整指标体系。李国红等(2001)采用专 家咨询方法对公立医院经营状况、业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权重分配,设计评价指标, 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多家公立医院绩效情况进行评分和评价。部分学者通过专家调查和层 次分析法构建 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评估(谢 立娟,2014;王志刚、乔梁,2015;杨春霞,2016)。于俊红(2020)、季小沪(2018)等建议公立医院通过 建立集中式预算管理控制系统来实现固定资产一体化管理和评价。柳梦灵(2023)强调在财政监督 下开展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出绩效评价可反映财政部门在公共资金配置方面的职责。
综上所述,国内外专门针对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仍然不够丰富,目前尚未形成一 个广泛认可的完整指标体系 。本文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及财政监督下固定资产绩效评 价理念,基于财政监督和资产管理的双重视角构建一个综合评价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的指标体 系,为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提供借鉴参考。

三、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资金投入压力不断增加。 当前,医疗成本不断上升,药品价格上涨、人员成本增加等给公立医院

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在医疗行业的迅速应用和发展,公立医院需要及时更 新固定资产以适应新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要求。上述因素使得医院资金投入面临较大压力,迫使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注重合理配置、科学维护和高效利用。
存在资产闲置和资源浪费。一方面,一些设备、楼宇、仪器等未能被充分利用。这不仅导致公共 资源浪费,还限制了医院运营效率提升。另一方面,由于临床工作特殊性,医院中部分固定资产使 用效率不高。例如,一些大型设备只集中在某段时间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管理与监督不到位。管理者对于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监督机制不完善,容易出现资产 管理漏洞和问题 。大部分公立医院缺乏相应绩效激励机制,导致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对于固定资 产管理和绩效评价缺乏积极性 。部分医院开展了绩效评价,但主要以经济指标为主,忽视了对资 产质量、资产利用率等因素的评价。 同时,缺乏定量化评价方法和数据支持也是体系不完善原因之 一。另外,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工作缺乏全面考虑和科学分析,有时候会出现冗余投资或是忽视某些 关键领域投资,导致无法实现最佳利益获取。

四、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 双重”视角

(一)财政监督视角
在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评价受到财政部门监督。财政部门应深入理解公立医院功能定 位及与之对应的资产价值导向,即医院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于医护人员使用这些固定资产为门诊患 者和住院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因此,从财政监督的视角,一方面应考虑资产管理的现实需求,客观 评价医院落实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制度的情况;另一方面,强调医院固定资产的服务保障效能, 评价其在门诊和住院服务提供过程中的资产利用情况,以鼓励公立医院合理优化配置资源,确保 广大人民群众“ 看得起病”和“ 看好病”。
(二)资产管理(医院管理)视角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泛、单价高昂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专业 性和先进性。特别是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在医疗行业迅速应用和发展,公立医院需要及时更新固定资 产以适应新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要求,或解决医疗技术方面困难。 因此资产质量对医院固定资产管 理影响较大,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使用寿命、故障率等,均会影响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竞争力提升。 此外,资产效益对资产价值评价也具有重要影响,投资回报率、资产周转率、收益率等的提升关乎 固定资产投资的运营效果。有效内部资产管理制度不仅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绩效评价至 关重要,还可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能和价值。

五、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基于国内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从财政监督和资产管理的双重视角出发,本文分 别从资产服务保障效能、资产质量、资产效益、资产管理和资产风险五个维度来构建绩效评价指标 体系,为医院和政府部门提供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依据。

(一)资产服务保障效能指标
资产服务保障效能客观反映了固定资产在门诊和住院服务中的利用情况。对于公立医院而言, 固定资产服务保障效能的提升,意味着医院资源配置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该指标包括两个 二级指标:单位固定资产门诊服务人次和单位固定资产住院服务人次。
单位人均固定资产门诊服务人次。该指标反映了医院通过固定资产所提供的门诊服务数量情 况,可从两个方面体现资产服务保障效能:一是通过比较不同医院单位人均固定资产门诊服务人次 差异,了解医院固定资产在门诊服务中的利用效率,较高单位人均固定资产 门诊服务人次表明医 院资源利用效率较高,在给定人均固定资产条件下,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门诊服务;而较低单位人 均固定资产门诊服务人次可能意味着固定资产利用率较低, 有待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运营流 程。二是通过比较同一医院在不同时间段单位人均固定资产门诊服务人次变化,为医院在门诊服 务中提高全时间段资产利用率提供思路。
单位人均固定资产住院服务人次。该指标与单位人均固定资产门诊服务人次类似,可很好地反 映固定资产在住院服务中服务保障效能。高的单位人均固定资产住院服务人次表示医院能够利用固 定资产为患者提供更多住院服务,提高病床周转率,减少等待时间;而低的单位人均固定资产住院 服务人次可能意味着存在床位利用不充分或服务效率不高问题,需优化资源配置和改进病床管理。
(二)资产质量指标
资产质量指标有助于了解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价值、状况和更新情况,有助于评估公立 医 院 固定资产的价值和性能。该指标包含 8 个二级指标:技术先进性、折旧率、故障率、维修费用率、资 产闲置率、资产利用率、资产维护水平和资产安全性。
技术先进性。医疗设备技术先进性与其使用效能密切相关,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提高医疗 效果和诊疗精度。衡量指标可包括设备技术性能、操作便捷性等。
折旧率。折旧率能够反映出医疗设备在使用期间的价值损耗和剩余价值情况,以医院固定资产 的累计计提折旧值与固定资产原值之比衡量。较高折旧率表明设备已接近报废期,需要考虑进行更 换或更新,而较低折旧率则可能表明设备仍有较长的使用周期。
故障率。故障率能够直接反映出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固定资产出现故障的次数与使用时间 之比衡量。高故障率意味着设备维修频率较高,可能带来诊疗延误和安全风险。
维修费用率。维修费用率是固定资产维修费用与固定资产原值之比,可衡量设备维修成本和频 率。较高维修费用率可能表明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不足,或设备本身存在设计或质量问题。
资产闲置率与资产利用率。资产闲置率以闲置固定资产价值与总固定资产价值之比衡量,资产 利用率以固定资产的实际产出与理论产出之比衡量。较高资产闲置率和较低资产利用率表明医疗 设备利用率较低,可能存在设备数量过剩或使用不当情况,公立医院可通过改进设备使用计划、提 高设备使用效能等措施来提高资产利用率。
资产维护水平与资产安全性。资产维护水平包括设备维护计划执行情况、维修记录完整性等方 面,而资产安全性则涉及设备防护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公立医院应加强设备维护管理,确保设 备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并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
(三)资产效益指标
固定资产效益的提升关乎医院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和运营效果。该指标包含 7 个二级指标:投

资回报率、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负担率、单位服务成本、医疗服务收入和社会 效益。
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是评价资产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医院所投资固定资产实现 的净利润与投资成本之比来衡量。
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资产运营效能的指标,通过医院业务收入与总资产之比衡量。
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评估医院固定资产利用效果的指标,通过医院的医疗服务 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之比衡量。
固定资产负担率。该指标是评价固定资产运营成本的指标,反映了医院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固 定资产相关费用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低固定资产负担率表示医院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运营成本。
单位服务成本。该指标是评价医院服务效益的指标,反映了医院提供每个单位服务所需成本。
医疗服务收入。该指标是评价医院经济效益的指标,反映了医院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所获得收入。
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评价医院综合绩效的指标,包括医院对社会健康水平贡献、医疗服务可 及性和公平性等方面。
(四)资产管理指标
合理配置、科学维护和高效利用资产,不仅可以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效率,还可以降低运营成 本,避免资源浪费。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应从资产配置合理性、维护与保养、更新率、报废率、盘点准 确性以及制度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6 个方面,帮助公立医院全面评估和改进资产管理工作。
资产配置合理性。评估医院固定资产配置是否符合业务需求、是否能及时满足患者和医疗服务 的需求。公立医院可通过对各类设备使用频率、实际需求和科室需求进行评估,优化设备配置,使 其更加符合医院服务要求。
资产维护与保养。评估医院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的水平。定期维护和保养可延长设备使 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导致停机时间和降低维修费用。公立医院可建立健全维护计划,包括设备日 常保养、定期检修和紧急维修,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资产更新率。通过固定资产更新换代率衡量。及时更新设备可使医院拥有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公立医院可根据设备更新周期和技术创新发展,制定合理设备更新计划,确保设 备更新和替换能够及时进行。
资产报废率。通过报废固定资产价值与总固定资产价值之比衡量。公立医院应加强对设备报废 的管理,及时对老化、过时或不再适用设备进行清理和处置。合理的资产报废管理既可减少不必要 资源浪费,又可节省设备维护和保养的成本。
资产盘点准确性。通过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盘点结果与实际资产情况的符合程度衡量。公立医院 应建立健全资产盘点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核对,确保资产数量和存放位置准确性,防止 资产丢失和滥用等问题发生。
资产制度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评估医院固定资产制度的建设情况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公立医院 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设备购置、验收、使用、维护和报废等方面规定和流程 。 同时,应引 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资产信息集中管理和监控,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五)资产风险指标
资产风险指标帮助医院有效识别和管理固定资产各类潜在风险。通过对资产安全风险、投资风

险、资产负债风险、资产寿命风险、知识产权风险 5 个指标合理设定监测范围。
资产安全风险。资产安全风险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损坏、失窃或滥用风险。公立医院 作为医疗机构,资产安全性对于医院正常运作和医疗事故发生都具有重要影响。
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公立医院在购买和更新固定资产时所面临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投资 风险大小将直接影响医院资金利用效率和投资决策准确性。
资产负债风险。资产负债风险指公立医院在使用固定资产过程中所面临的负债风险,包括债务 偿还、资产抵押等方面的风险。合理控制资产负债风险能够提高医院财务稳定性和经营效能。
资产寿命风险。资产寿命风险是指在固定资产实际使用寿命与预计寿命不一致时所面临的风险。 资产寿命风险存在可能导致医院固定资产投资预期无法实现。
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风险指固定资产所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受到侵权、盗用 等风险。合理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对于公立医院科技创新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从财政监督和资产管理双重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资产服务保障 效能、资产质量、资产效益、资产管理和资产风险五个维度的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促 进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
基于本文的分析,针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强 固定资产规划管理。公立医院应建立完善固定资产规划制度,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和发展需求,科学 规划和配置固定资产,确保资产合理利用和管理。二是提升设备更新与维护水平。公立医院应加大 设备更新力度,引进先进设备,确保设备更新换代跟上技术进步,同时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保证 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三是推动信息化建设。公立医院应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 系统建设和管理水平。优化医疗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准确录入、及时更新和有效利用,以提高医 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四是强化资产管理机制。公立医院应建立科学资产管理机制,包括资产购置审 批制度、资产调拨流程、资产盘点和清查等,确保资产规范运作和有效管理。五是加强人员培训与 意识提升。公立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培训,增强他们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和能力。加强固定资产 管理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全员参与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和责任感。六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公立医 院应建立健全 固定资产绩效考核机制,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医院绩效考核相结合,激励医务人 员和管理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取得良好成绩。
参考文献
[1]DEY A,VIJAYRAMAN B S,CHOI J H. RFID in US Hospitals: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Technology Adoption[J]. Manage- ment Research Review,2016,39(4):399- 424.
[2]GASTALDI L,LETTIERI E,CORSO M,MASELLA C.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Hospitals:Leveraging on Knowledge Asset Dy- namic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An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J]. 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2012,16(4):14- 30.
[3]STRE- VALEN M,LARSSEN A K,BJ覫RBERG S.Buildings ’Impact on Effective Hospital Services:The Means of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Role in Norwegian Hospitals[J].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2014,28(3):386- 404.


[4]财政部行政政法司课题组.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思路和体系构建[J]. 中国财政,2009(22):31- 33.
[5]崔爽,杨九龙,李中帅,李传荣.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研究—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J]. 中国卫生经济, 2008(2):57- 61.
[6]邓益坚,黄慧群. 政府对非营利性医院绩效评价中的指标体系设计[J]. 中国卫生经济,2010,29(4):80- 84. [7]季小沪.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构建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8(24):225+227.
[8]李国红,胡善联,崔益萍,王波. 上海市不同级别医院绩效评价[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1(6):562- 565.
[9]李玲,陈秋霖,张维,陈剑锋,吴天琪.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及其保障措施[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5):7- 11.
[10]李姗姗,龙岳华. 基于 TOPSIS 法的广州市某三甲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评价[J]. 医学与社会,2021,34(3):40- 44. [11]柳梦灵.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3(11):5- 7.
[12]谭静,李艳芝.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经济研究参考,2015(33):25- 40.
[13]汪丹梅,汪怡衡,王玉,等.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绩效评价问题与对策分析[J]. 卫生经济研究,2022,39(4):83- 86.
[14]王志刚,乔梁.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J]. 经济问题,2015(9):99- 104.
[15]谢立娟.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证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2014,33(2):79- 81.
[16]杨春霞. 基于 AHP 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J]. 财会通讯,2016(19):49- 51.
[17]于俊红. 公立医院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困境与探索[J]. 卫生经济研究,2020,37(1):63- 64+67.
[18]赵保卿,李文娟. 基于审计角度的政府绩效公众满意度分析[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26(5):14- 20.
[19]郑安琪,沈晓,马宗奎. 非营利视角下政府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责任[J]. 卫生经济研究,2016(4):18- 21. [20]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课题组, 李良宏.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审计[J]. 中国金融,2013(11):71- 72.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Fixed Assets in Public Hospitals ——Based on the Dual Perspectives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Asset Management
Li Jie
Abstract: Focusing on public hospital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fixed asset from dual perspectives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asset management. The index system encompasses five dimensions, namely asset service guarantee effectiveness, asset quality, asset efficiency, asset management, and asset risk.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scientificity of fixed ass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fixed asset management in public hospitals.
Key words: Financial Supervision; Asset Management; Fixed Assets; Performance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