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司库建设视角下的集团资金管理优化研究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唐 弦 刘法秋 皮 鑫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姚方庭


2022年国资委1号红头文件《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强调,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快速演进,企业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管理能力和国资监管数字化的新要求,中央企业要将司库体系建设作为突破口,重构内部资金等金融资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资金的集约、高效、安全管理。

一、集团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集团公司内分子企业众多,部分资金管理平台仍处于点状分布状态,无法统一管理,造成账户监管不全面、资金归集不到位、投融资管理功能缺失、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偏低等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运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集团公司为多层级管理机构,具有经营规模大、组织层级复杂、地域分布广阔、业务种类繁多和资金周转难等特点,其资金整体分散管控链条长,难以形成聚拢效应,导致资金整体价值创造能力较差,融资成本逐年攀高。资金分散导致集团整体存贷双高,不同的产业模式下资金运作模式繁杂,难以运用金融资源发挥规模优势,加重了资金管控成本。

(二)资金风险管理不足

集团公司重视现金流风险、债务风险、外汇风险等重大风险管控,却容易忽视业务操作层面的管理漏洞。不相容岗位未分离,分拆合同躲避大额资金支付监管的现象屡禁不止,资金支付额度、支付频次、支付依据管控力度不足,私设“小金库”、违规出借资金、管理人员监守自盗等问题仍有发生。风险管理机制和流程欠缺,资金风险管理不足,缺乏风险预警与防控能力,无法实现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和应对。

(三)业财结合不深导致价值不显

业财结合不深容易影响整个集团资金资源的高效调度与精细化管理,对资金管理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散落各处,无法实现对数据的及时抓取和自动统计,无法积累业务数据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深挖数据的应用价值

二、资金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资金集约化水平不足

集团内成员企业拥有的金融资源多寡不一,资金集中积极性不高。企业内“受限资金”众多,未能切实制定有效的资金盘活方案,依法合规推动“受限”资金“不受限”,提高资金集中度。账户管控力度不够,未能遏制非必要银行账户增长态势,成员企业账户压减动力不足,境内账户银企直联比例较低,账户地图智能化水平不高,无法为集团资金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

(二)资金管理手段信息化和共享度不够

数字化浪潮下,大多数集团资金管理信息化手段不足,未能利用现有的先进信息化管理手段来简化资金核算及资金管理流程,以提高资金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缺乏有利的信息传递渠道和制约机制,资金数据从事前、事中到事后可能出现重复和遗漏等现象,将导致不真实、不准确、不系统等问题,资金管控处于被动局面,资金监管落后难以发挥资金管控的预见性,使得资金运营效率低下。

三、集团公司司库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贯彻落实国资委建管要求的客观需求

国资委在2022年初发布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中明确了“银行账户全部可视、资金流动全部可溯、资金归集全部可控,实现司库管理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司库建设总体目标,明确提出企业集团将境外资金管理纳入司库职能管理体系,促进资金内外运行一体化,并在全球范围内统筹配置。

(二)贯彻集团财务数字化转型与精益管理的迫切需要

根据国资委及财政部发布的相关规范的信息化指导意见,企业集团加快会计智能转变和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是财务管理提升的必经之路。司库建设是提升精益管理能力的长远需要。一是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和水平,确保资金的安全与高效运行,有效降低舞弊风险。二是持续提升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持续提升管理会计能力和水平,优化资金管理体系。

四、司库体系建设方案

(一)体系建设目标、总体思路和规划设计

1.建设目标
全力打造分级管理全球司库管理系统,以现金管理为基础,统筹全球各项资金业务,实现集团内各项财务资源可视、可控和增值,实现集团内资金集中管控,提高集团金融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发挥资金管理效益的全球司库管理体系。

2.总体思路
实施规划先行、融资推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由点及面、逐步深化,全级次全地域覆盖,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通过标准统一、流程统一、组织统一、信息化平台统一、资金池统一使得会计交易处理效率稳步提升,规避财务信息失真、效率低、经营风险不受控等问题,打造涵盖“三核心、四统一、全在线”的“集中监控,分级管理”全球司库管理系统。

3.规划设计和建设原则
司库体系建设路径可分为三期,初期为夯实基础期。初期需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司库管理模式和机制,依据司库咨询成果完善业务及流程管理,构建司库管理平台,加强资金集中管控和运作。中期为资源集约、价值创造和全面应用期。中期需完善司库管理平台,扩展应用,构建完成资金池,业务融合全面推进,全集团内资金统一调配、控制、监控和分析,形成集团的资金管控中心。最后一期为深化决策分析,开放共享期。实现资金信息全方位共享,形成一个开放的资金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赢,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

(二)框架设计

1.账户管理
司库账户管理从基础体系、事前、事中、事后方面进行控制。从金融机构和账户基本信息管理两方面构建账户管理基础体系。期望达以下四个目标:一是精简冗余低频账户,提升企业资金集中度。二是延展账户管理链条,提升账户信息准确度。三是标记账户业务属性,提升企业资金透明度。四是,强化常态预警考核,提升资金管理精细度。

2.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集中管理主要措施包括:建立虚实结合的资金池管理体系;实现平行归集;依托账户标准统一管理的基础,通过实时可视资金归集情况,优化资金归集体系;统计各经营单位内部贡献额度以及按照管理口径还原贡献情况,统计资金贡献度。

3.资金计划管理
资金计划管理以系统为载体及时、准确完成资金计划的编制工作,有效的安排集团、下属成员单位和各项目资金的使用,统一筹划集团资金,全面掌控未来资金,以提高公司整体资金的营运效率。

4.票据管理
搭建集团票据信息池,对集团成员单位票据集中管理,统一票据资源中心,统一票据管理政策,统一票据业务标准流程,支撑票据业务线上全过程管控,充分发挥票据在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优势,强化流通性,以降低应收账款风险,推动供应链条应收账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效降低集团融资成本。

5.融资管理
满足集团现有融资业务品类的个性化管理需求,包括资产证券化、含权债券、银团贷款等,实现融资事项前端额度管理与后端担保管理、费用管理的融通,实现融资全周期生命流程管理,将融资管理与资金计划管理相融合,实现融资业务还本付息自动调整和自动提醒。

6.担保管理
采用线上化闭环管理担保事项,实现担保、融资、抵押品之间的信息联动。具体表现为,担保合同与抵质押品管理相联动,担保方式是抵押或者质押担保时,需关联抵质押品信息,建立抵质押资产库,记录资产估值、占用状态等信息,并通过担保合同和抵质押品的关联关系,基于担保状态联动抵质押品状态。

7.外汇管理
司库对外汇管理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外汇资金集中需求,快速归集各外币资金,调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内部结售汇需求,为成员单位提供即期结售汇业务的过程管理;三是外汇风险管理需求,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等方法,预防、规避、转移或消除外汇业务经营中的风险;四是外汇资金理财需求,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保持最佳资金头寸实现富余资金外汇投资理财的保值增值。

五、司库体系建设经验及展望

在大力实施数字战略,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司库管理体系建设是有利的抓手和重要的力量。首先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持续推动司库体系走深走实。二是聚焦重点锚定目标,坚定不移加快上线步伐。三是优化完善系统功能,合理响应个性化需求。四是持续加强业务调研,健全规范司库标准化体系。五是巩固提升数据质量,深挖数据推动价值创造。最后是,健全完善配套制度,稳步提升司库系统运营效能。

司库建设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未来如何突破纯理论认知,设计出满足业务管理及风险管控需求的司库体系,仍需进行更多的专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