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智
长沙市第四医院 刘量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肖艳芳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李思霖
《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内部财会监督机制”。C医院为“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在省内市级医院具有领先地位,开放约床位2500张,年门诊人次100余万人次,年住院人数10余万人。C医院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中心,从党支部、归口管理部门、财会监督部门、监督部门(纪检、审计)四个维度构建财会监督机制,紧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三个环节,对收入、支出、采购等经济业务进行管控。形成一套“一个核心、四个维度、三个环节”的公立医院财会监督机制,对经济业务的全面监督,对高风险领域重点监督,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C医院财会监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公立医院的业务扩展必须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为目的。传统财会监督的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医院管理要求。其一,财会监督在内容上不全面,传统财会监督更注重经济业务活动形成的会计要素结果,对经济业务流程的监督相对较弱。其二,财会监督时机滞后,传统财会监督常在经济业务完成时介入,客观上形成“事后诸葛亮”。其三,部门配合度不够,C医院内各职能部门和科室对财会监督认识不足,认为“财会监督”就是财务一个部门完成的工作,在配合度上不高。其四,监督联动化程度不高,医院监督的主要形式有纪检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等,但各监督独立展开,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其五,财会监督人才不足,财会监督涉及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流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C医院此类综合性人才储备不足。
二、C医院财会监督机制的构建
(一)一个核心
一个核心即预算业务监督在C医院财会监督中发挥核心作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将预算管理放在首要位置。C医院从预算监督出发,通过预算控制收入、支出规模;通过支出业务监督保障支出的合法合规,并运用采购业务监督、建设项目监督、合同业务监督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通过资产业务监督促进盘活存量资产,合理合法新增资产,促进公立医院收入增加,并通过收入业务监督确保应收尽收,保障C医院实现预算目标,形成财会监督的闭环管理。
(二)四个维度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财会监督工作的根本原则。在医院党委领导下,C医院构建党支部监督、归口管理部门监督、财会部门监督及纪委、审计部门监督四个维度财会监督机制。
第一个维度:党支部(科室管理团队)监督。“将支部建在连上”是我们党制度建设的宝贵财富。C医院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的决策,发挥监督作用。如:科室添置设备,科室负责人应将该设备是否利用调剂设备,是否因业务发展需要,是否能与其他临床科室共用,是否须为进口设备等问题进行说明,并说明设备计划使用频次。
第二个维度:归口管理部门监督。C医院按临床、职能科室管控事项的性质将支出预算按项目(科目)进行归口管理。归口管理科室对开支项目立项、项目实施等进行业务审核,如:医疗设备购置由医学装备部门归口管理,医学装备部门应审查医院同类设备使用情况,可以调剂使用的应调剂使用,组织临床科室、医保部门、运营部门等对拟购置的装备进行论证(包括国产装备可替代性,DRG论证,本量利分析等),形成论证报告并组织召开装备委员会审议。
第三个维度:财会监督部门监督。C医院将财会监督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财会监督办公室主要负责两项工作,办公室工作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办公室工作主要有:研究提出内部财会监督实施方案;组织编制内部财会监督工作计划、重点工作;组织审核内部制度、工作流程合法合规性,查找舞弊的风险和缺陷,组织编制内部财会监督年度工作报告和办理其他事项等。财会监督办公室的日常监督检查主要是对经济业务的日常监督检查,审查经济业务合法、合规性,对超范围、超预算开支应拒绝办理经济业务。
第四个维度:监督部门(纪检、审计)监督。监督部门负责对日常监督检查实施再监督,主要有:制定评价财会监督流程的办法;制定评价工作计划;在财会监督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反馈评价结果,进行跟踪检查;查实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涉嫌违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并提交党委会研究。
(三)三个环节
三个环节即:将财会监督实质性融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三个环节。C医院采用预算统筹各类收入、支出,优化收入、支出结构,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人员支出占比,以收定支,杜绝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坚持无预算不开支,定期检查执行情况,防止资金沉淀;强化绩效评价,增强评价结果运用。
1.预算编制环节财会监督机制
C医院通过普及预算编制政策法规,合理分配编制权限,实施归口管理;形成科室建议、归口科室审核、财务部门(财会监督办公室)复核,经预算委员会、院长办公会、党委会审批的公立医院预算编制环节监督机制。(1)预算收入编制环节的财会监督
C医院收入来源主要有三个,即:医疗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财政拨款收入。C医院医疗收入占总收入比达92%。以医疗收入编制环节的财会监督示例如下:其一,临床科室编制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数、手术例数等数据。其二,医务部门审核各临床科室数据。医保部门根据政策要求明确患者门诊均次费用、住院人均费用。其三,财务科室审核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数、门诊均次费用、住院人均费用等,并据此计算医疗收入,并向医务、医保部门征询意见,编制草案提交会议讨论。(2)预算支出编制环节的财会监督
C医院结合临床科室、职能部门管控事项的性质将预算支出按明细科目进行归口编制。归口编制可避免单个项目多头编制、多头管理,有利于形成统一标准,并有利于在科室间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局面。
财务部门(财会监督办公室)主要审核:其一,编制的支出预算是否符合科目开支范围。其二,编制的支出预算是否有基础数据支持。其三,编制的支出预算项目是否有遗漏。其四,编制的设备购置、建设项目等是否有立项依据等。其五,坚持“以收定支”,防止赤字预算。
2.预算执行环节财会监督机制
C医院预算执行环节的财会监督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保障预算的刚性,严格按照预算安排进行各项支出,切实做到“无预算不支出”和跟踪督促医院各科室执行预算,及时发现预算偏差并予以纠正,防止资金沉淀。(1)实施归口管理,保障预算刚性。财务监督机制示例如下:其一,临床科室、职能部门为业务实际发生的科室,应对产生的业务进行自查,准备业务所需的资料及要件,并对业务的真实性负责。其二,归口管理部门对预算申请实施业务审核,查看业务是否真实,资料、要件是否适当,是否符合预算开支范围。其三,财务科室(财会监督办公室)对其进行合规性审核,查看经济业务资料是否合法合规,其开支是否为超预算开支,对超预算拒绝办理审核。其四,分管院领导预算申请进行业务审批。其五,总会计师、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权限审批申请,或组织会议讨论形成集体决策审批申请。(2)跟踪管理,防止资金沉淀。财务监督机制示例如下:其一,财会监督办公室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分析执行情况,对执行不利的预算项目应予调减,对确因客观因素变化预算经费不足的项目适当调增,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其二,归口管理科室应客观查找影响执行的因素,评估客观因素变化对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并对预算调整方案提出建议。其三,分管财务院领导(总会师)审核调整方案。其五,预算委员会、院长办公会、党委会审查、讨论并批准预算调整方案。
3.预算评价环节财会监督机制
C医院建立绩效管理、审计部门牵头的绩效评价小组,以归口管理部门为主要考核对象,以预算指标(年度计划)为标准,通过比较分析实施绩效评价。其具体监督过程如下:其一,绩效评价小组拟定预算绩效评价方案、标准,明确实施范围和重点审查方向,收集财务和归口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绩效评价小组对预算流程、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和效益评价,编制审计和绩效评价报告,根据院长办公会、党委员的意见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其二,财务、归口管理部门汇总相关资料,保持与绩效评价小组的沟通,及时答复绩效评价小组问询,并根据审计、绩效评价报告进行整改。其三,分管绩效院领导审核审计、绩效评价方案和报告。其四,院长办公会、党委员讨论并审议通过审计、绩效评价方案和报告。
三、取得成效
财会监督实质性融入预算的全过程,C医院的财会监督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在遵守财经纪律、防范运营风险、培养综合人才等方面卓有成效。其一,实现了财会监督从注重结果向结果和过程并重转变,利用对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高了C医院的抗风险能力,近年业务量保持约9%的速度增长。其二,实现财务部门“单兵作战”向多部门协同转变,财会监督和全面预算有机融合,建立了多层次的协同监督机制,推动C医院人员遵守财经纪律,C医院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健康平稳运行,为C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其三,实现财会人员由专业人才向综合性人才转变。财会人员通过参与财会监督的全过程,提高了道德素养,在增强财会专业能力的同时增强招采、医务、药事、公文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加快财会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近年财务部门先后向两办、医务、审计、招投标办、设备等部门输送人才1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