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县实施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后,为切实履行好农经工作职能,管好、用好农村社集体资产,庆符镇从2006年起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财务“双代管”制度。
一、基本情况 高县庆符镇辖29个村,286个村民小组。2006年以前,村社财务实行的是“村有村用村管理”体制,农经部门主要工作就是会计业务辅导和财务清理,村社干部谁收钱、谁管钱、谁用钱,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造成农村财务普遍混乱,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群众上访不断,村干部之间由于财务原因相互猜疑。监管失控,一般采取财务清理的方式加以解决,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备,制度不健全,往往是前清后乱,边清边乱,形成了清不完的乱帐,查不完的案件。严重侵害了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为彻底解决这一顽症,庆符镇按照县农业局的安排部署,积极推行“双代管”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双代管”工作,首先对2006年以前的农村财务进行清理,专门成立了镇农村财务清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担任,纪委书记、分管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经发办、财政所和农业站相关人员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站,由农业站站长任办公室主任,然后下发了庆府发[2006]22号文件《关于开展农村财务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和庆府发[2006]27号文件《农村社集体财务管理办法》。在文件中明确要求,严肃纪律,要求各村建立相应机构,开展自查自纠,农业站财务人员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到村社进行核实,重新建账。
(二)、建立全新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面对税改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形势,为了更好的加强村社财务管理,改村社财务由村社集体组织自行管理为“村(社)有村(社)用镇代管”的管理体制,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以书面形式委托农业站代管村社财务帐目和资金,村社集体资金使用实行村主任“一支笔”审批,农业站负责代理记帐,统一管理村社资金和财务档案。村社对农业站实行报帐和备用金制度,取消村社银行(信用社)帐户,由农业站实行“零户统管”。村会计改为村社财务管理员,负责报帐和协助农业站管理村社财务。
(三)、建立村社民主理财组织。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选举产生3至5人组成民主理财小组,报农业站备案,送镇政府批准,并由镇政府统一行文,明确职责,赋予监管权利,村社民主理财组织刻制专用章,开展日常监督活动,落实初审。
(四)、统一设置会计帐簿表据。农业站统一设置总分类帐及有关科目明细帐。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设置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对不能在日记帐和分类帐中记录清楚,而又需要查考的经济事项进行备查帐登记。统一记帐凭据和报销单。支出票据尽可能获得正式发票或收据,收入票据除法定票据外,内部收款统一使用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收据,严禁“白条”入帐。
(五)、健全财务监管制度。除依照《会计法》、《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基础规范》规定之外,结合自身特点,以镇政府的名义制定了《村社集体财务管理办法》。村社财务管理办法的内容包括: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运作程序,各项资产的管理,各类收入的管理,各项开支审核、审批以及奖励与处罚的管理,财会人员职责,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和财务档案管理等。财务管理办法在农业站的办公场地悬挂,同时印发村委会和村社民主理财组织。
(六)、完善财务审核监督。落实“二审制”,一是村社民主理财组织重点审核收支票据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完整性,看是否有减收、漏收现象,是否有弄虚作假和超限支出现象,通过初审加盖民主理财组织审核章,未通过审核票据不得送农业站报帐。二是农业站对各村上报经济业务收支单据开展二审,重点审核收支票据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看票据是否有违纪违规现象,看手续是否齐全,即:经手人、审批人、村社民主理财组织是否签字盖章。对符合要求票据加盖审核“准予入帐”专用章;对票据内容不全的退回补充完善;对严重违纪违规票据加盖审核“不予报销”专用章,并严格落实审核责任制,会计依据审核结果,分村记帐。并根据审核情况及时拨付资金或支付备用金。
(七)、完善财务公开。村社财务公开实行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是公开程序到位。财务公开前民主财理组织审核公开内容,村财务审批人、民主理财组织在财务公开表上签字。二是统一公开内容。除国家农业部、监察部《关于农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所明确的内容外,对群众意见最多、最大、最关心的问题也进行公开。三是确定公开次数。一年至少公开2次以上。四是确保公开效果。财务公开的目的就是接受监督,设置镇、村财务“意见箱”,村社民主理财组织及时解答群众疑问。
(八)、加强档案管理。农业站建立财务档案室,统一集中管理村社财务档案。专人负责,做到完整无缺、存放有序、方便查找。村社财务档案实行一村一柜(节),建立档案定期移交制度和档案借阅制度,并做到档案室“四防”,即防火、防盗、防水、防鼠及虫蛀。
(九)、建立村社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农业站对离任的村社干部实行离任审计,对离任干部工作期间的经济工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作为离任干部退职补助发放的重要依据。
三、取得效果 高县庆符镇实行村级财务“双代管”以来,已收存村社集体资金170余万元,村社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大大加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现在:一是精简了人员,节约了开支。撤销原村会计机构后,减少专业会计29人,仅此一项年减少开支8万元左右,减轻了财政负担和农民负担。二是使村社财务管理规范化,解决财会人员离任不移交问题,保证会计资料的连续性、安全性,使村社经济工作能正常开展,维护了群众利益。三是从制度上约束了村社干部的经济行为,有效地防止腐败问题的产生,消除了群众对干部的疑虑,还干部清白,密切了干群关系。
四是增强了财务公开透明度,每季度由农业站会计逐村公布财务收支情况,镇上设有举报箱,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了矛盾隐患,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四、存在问题 高县庆符镇的村级财务“双代管”工作在县、镇两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是非生产性开支压缩不够;二是还存在白条入账的现象;三是办公条件差,不能适应代管需要,如尚采用手工记账、现金管理不安全等,四是代管工作无办公经费预算,工作开展较难。
五、完善“双代管”的措施
(一)、统一思想抓提高。村社财务是农村中热点和难点,是腐败分子的侵蚀点;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结合点,管好农村财务,有利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改善基层干群关系;有利于遏制农村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探索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克服畏难情绪,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思想,不断增强抓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心,提高自觉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把握重点抓关键。规范完善村社财务管理的前提是完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环环相扣,其次是逗硬制度,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不良苗头要及时制止,坚决制止,要充分利用行政的、经济的办法兑现奖惩,再次是应对照自身找出薄弱环节,着力规范。
(三)、强化素质抓培训。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事业的发展。推行村社财务“双代管”后,对农经人员(含村财务管理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农经部门应将培训列入工作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可采取送出去或请进来学习传授知识,也可集中统一培训,以增强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充分利用村财务管理员集中报帐、办公的机会,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会计和村财务管理员学习财会法规和业务技能,以尽快适应新形势下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改善条件抓硬件。农村集体财务“双代管”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而农经人员力量有限,而不断改善办公条件,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成为了当务之需,同时,要尽快落实“双代管”工作办公经费预算,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 (五、)总结经验抓结合。农业站农经人员要认真总结好的作法与经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为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打下良好基础。推行村社财务“双代管”不是一项孤立工作,应与农村专项审计相结合;与农村综合改革相结合;与农民负担管理相结合;与化解村级债务相结合,确保农村集体财务 “双代管”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