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经营业绩考核框架下经济增加值的导入

经营业绩考核框架下经济增加值的导入

目前,各地国资委大都使用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指标对国有企业负责人和年度经营业绩进行考核,但这些指标存在一些问题:1.传统会计制度下的利润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出公司资本经营的效率和价值创造;2.确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目标值存在难度,容易出现企业在上报目标建议值时留有较大余地和讨价还价问题;3.提高分类考核水平存在难度,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难以通过一两个分类指标来“精准”考核;4.解决业绩考核与战略规划的衔接问题存在难度,企业负责人存在短期行为。
为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导入经济增加值指标,这样做有6大好处:1.比利润指标能更客观地衡量公司业绩,经济增加值使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目标与出资人财富增长目标一致;2.避免了考核目标值的讨价还价。可促使企业在不增加资本的情况下增加利润,促使其尽快将非生产性资产变现,以减少资本成本;3.把考核的共性要求和企业的个性特点统一起来。经济增加值是一项业绩评价和内部管理指标,可延伸并指导企业的多种考核指标,达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4.把发展战略与业绩考核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经济增加值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价值指标,可延伸并指导企业的多种财务指标,将战略与业绩考核结合起来;5.对投资公司考核更加合理。由于引入资本成本,使企业负责人对其战略性投资决策负责,也使考核者较易认定投资公司的目标建议值;6.对亏损企业考核更加规范。目前对亏损企业的考核并不令人满意,引入经济增加值后,亏损企业如能减少经济增加值的负值,则可作为业绩改善的标准,使其考核更加规范。
(孙诚摘自《国有资产管理》2007年2期,作者:王一农)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