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国家控制公司的公司治理尚存在诸多需要完善之处,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巨额国有资产的流失,并制约着我国公司治理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实践着各种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这些模式所依据的有代表性的依赖理论主要是代理理论、管家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
分析我国国家控制企业公司治理的理论依赖必须立足我国国家控制企业的性质、职能定位及其运行环境。我国国家控制企业的性质是国家特设的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特设经济单元,其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并伴随着运营的垄断性。其运营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的战略需要。公司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经济环境是公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的治理制度安排必须保持党的领导和实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我国国家控制企业公司治理理论依赖存在重大实践困惑:实践中发生的国家控制企业经营者不按程序决策、违规经营、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行的我国国家控制企业领导人的任免机制和制约机制未能与公司治理的依赖理论相匹配;国家控制企业治理目的是不明确的,既要满足公共职能需要,又要满足盈利职能需要,这就造成其治理机制选择的两难性;法律中没有对上级党委、企业党委在企业管理中的权利、职能与责任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国家控制企业中的职工民主管理的精神在实践中落实不到位,职代会和工会形同虚设;全民利益、企业利益、高管人员利益与一般职工利益协调中存在问题。
(曾靓整理自《财会研究》2006年第11期,作者: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