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技术、云计算、光纤传感等新技术的引入,数据领域正面临着新一轮的革新。各行业、各领域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与此同时,这也冲击着传统的审计模式。在信息化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审计模式也将面临着不断转型升级的挑战。
一、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审计管理系统、移动办公和现场交互有待解决。因大部分基层审计机关还没有部署审计管理系统,也没有解决远程移动办公问题,不能实现OA远程办公以及AO与OA的现场交互,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二是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部分审计人员应用计算机审计意识不强,对计算机审计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仍绕过信息系统,只审查其输出的资料,最多只是应用EXCEL等数据软件进行简单的汇总分析,而不是应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信息系统及其数据进行审计;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只审查信息系统的录入数据及其输出资料,以此验证其结果的正确性,而不审查计算机系统及相关程序和处理过程。被审计数据受其计算机操作员的控制,其中的敏感信息极有可能被篡改、隐藏或删除;如果出现数据不一致等错误,无法判明是人为操作、计算机硬件故障、信息系统本身存在严重漏洞,还是网络安全等原因造成,使审计人员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获取充足的审计证据支持其审计结论,难以保证审计质量。
三是计算机审计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目前,人才问题是基层审计机关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的“瓶颈”。计算机审计技术不能代替专业人员审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知识和审计经验,熟悉相关法律和审计法规,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具备应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处理分析数据等能力。尽管近年来审计机关通过招录、外调或自主培养的方式增加了一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但总体比例小,特别是缺乏计算机和审计复合型的领军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信息建设和计算机审计的发展。
四是部分人员对加强审计信息化技术学习的危机感不强。实际工作有这样两种观念,一种认为搞信息技术要大量资金,另一种认为计算机导存数据或查询问题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事。前一种观念导致不想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后一种观念导致一些审计人员固步自封而不学习计算机审计技术。这也给基层审计机关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带来消极影响。
五是对审计信息化和计算机审计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不够。近年来,随着“金审工程”一期、二期建设完成及审计人员计算机技能培训,应该说在基层审计实务中也有许多运用计算机审计的实例。但审计人员缺少积极探索创新的精神,往往重视应用而忽视积累总结,这对于更好地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带来不利影响。
六是亟待建立完善计算机审计制度。目前,与信息系统、电子数据系统相适应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比较少,缺乏指导和规范计算机审计的准则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基层也未制定和建立切合地方实际的计算机审计制度、规范、方法体系。没有切实可行、完备的制度做保障,否则很难实施有效的计算机审计管理,影响了计算机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的几点思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转变观念,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意识,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上下步调一致,把计算机审计作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抓手。行动上勇于实践,根据现有的计算机审计资源,有计划地安排计算机审计工作,及时进行相关情况的总结交流,开展工作指导。
二是加强计算机审计队伍建设。一方面注重急需,引进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以弥补计算机审计资源不足。另一方面,注重引进复合型的人才,不仅具备审计发展所需相关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实现双赢目标。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审计实务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独立开展计算机审计的能力。
三是充分发挥计算机审计骨干作用。要加强计算机审计力量的组织和统筹,集中组织计算机审计骨干人才与业务骨干,开展计算机审计理论研究和大型计算机审计项目。在计算机审计实践中促进两类人才的相互融合,紧密配合,积极探索,进而培养计算机审计复合型人才;统筹安排计算机审计骨干人才,将其分散到审计项目组,充实各项目组计算机审计力量,以审代训,促使基层审计力量能够在审计项目中全面开展计算机审计。
四是加强人才交流,促进计算机审计队伍建设。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计算机审计和审计信息化专题交流。加强自我交流,充分发挥计算机审计攻关组的作用,加强计算机审计案例总结与分析,共享计算机审计经验和技术方法。一方面,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选派计算机审计骨干到计算机审计突出单位挂职锻炼,参加计算机审计项目,在实战中学习和总结,将先进的计算机审计经验和方法带回为我所用。另一方面,邀请其他地区计算机审计专业人才参加或指导本地审计项目,在实战中锻炼审计人员,提高计算机审计能力。
五是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要做好科学规划,在“金审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充实和更新硬件设备,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满足计算机审计的新需求;不断完善审计专网、外网及信息安全机制,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安全性。积极推广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和相关审计软件的应用,实现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与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的数据交互,整合审计资源,进而实现审计信息化管理。构建审计数据中心,加强数据承载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将所需各行业规律性、关键性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审计综合信息数据平台,打破数据分割、采集难、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的瓶颈,从而提升计算机审计水平。
六是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内部控制与监督。要建立健全计算机审计的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审计人员岗位责任、权力分级管理、计算机设备管理的内部控制,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确保计算机设备能够连续地、实时地、健康地运行,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要不断完善信息网络安全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强化激励机制,制定科学的可行性强的计算机审计项目、计算机审计案例、计算机审计方法、计算机审计人才考核制度等,对优秀的项目、人才等给予表彰和奖励;在优秀审计项目、案例和人才的评选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向实施计算机审计的倾斜,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