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论文 > 风险导向审计执行难点:六大不足

风险导向审计执行难点:六大不足

执行难点:六大不足  

  主持人:唐涛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上面已经提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具体运用过程中,具有很多与传统审计模式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必将对完善我国国家审计技术方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我国的风险导向模式仍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素质、司法、行政等存在一定的冲突、不符之处,需要我们在审计实践中不断探讨,找出应对之策。

  

  周国铨 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

  目前,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风险评估、针对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审计程序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为了检验在新审计准则体系下各家会计师事务所2006年度年报审计的执行情况,中注协于2007年6月开始对国内37家具有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情况进行检查,本人有幸参与了整个检查过程。在一个多月的检查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反映现阶段在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过程中确实碰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在检查过程中我们亦发现了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风险评估、针对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审计程序等方面存在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

  成本与效益问题。会计师事务所执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后,普遍地增加了审计工作量和审计成本,但审计收费却没有得到同步的增加。新的审计模式扩大了注册会计师关注的范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和执行控制测试阶段均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审计成本不可避免地有所增加,但由于现实市场竞争的激烈和行业环境,实际情况是该部分成本无法转为审计收费的同步增加。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流于形式,无法鉴别出风险点。注册会计师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过程中,由于审计人员经验的不足和时间的紧迫,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在行业数据库建设和各种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收集方面的欠缺,导致该评估程序的执行缺乏目的性,存在为了完成审计程序而完成的现象。

  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无法与实质性程序联系。由于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审计模型和规程,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实质性程序时,很大部分没有确立审计目标与认定的对应关系表,没有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按照既定的审计模型和规程来设计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在设计细节性测试时亦没有考虑样本量及选样方法的有效性。

  控制测试的形式化,导致无法鉴别内控弱点。在实施控制测试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大部分没有书面记录针对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而确定的控制测试审计策略,控制测试程序在识别特征的记录、样本量的选取和测试的方法上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完善,未能就控制在相关期间或时点的运行有效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对发现的内控弱点可能产生的错报风险没有进行重新评估。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部分事务所在实施控制测试中发现了一些内控弱点的情况下,没有就该内控弱点可能产生的错报风险进行重新评估。由于这些程序执行的不到位,导致本来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

  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程序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评估和识别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程序时,很少有从舞弊:动机和压力、机会和借口入手进行评估,亦没有重点关注最容易发生舞弊的几个方面,在无法识别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情况下,更谈不上有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措施。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