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以企业并购规范研究中的微观研究为基础,从并购收益和交易价格两个方面来研究企业并购微观层面的问题。
在企业并购的收益分析中,作者首先疏理了在该方面的文献,发现西方学者对企业并购采用并购事件引起的股票价格波动所产生的非正常收益来测算收益。学者们利用过去的几十年间(1963-1989)几百家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非正常收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各个国家、所选样本、时间窗等不同,但是总体上被并购企业比并购企业的收益要高。
接着,本文从收益率入手,通过三个假设条件,建立了一个简易的收益分析模型。经过数学推导得出两个结论:(1)企业并购的动因就是要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收益水平的提高,即 ;(2)目标企业的选择应当侧重于并购后是否有利于企业整体收益水平的提高,而并不在于 是不是大于 。
在企业并购的交易价格分析中,本文从企业价值、双方博弈和股东收益三个方面展开企业并购的交易价格分析。首先作者假设在不同情况下企业资产的价值为 ,根据并购企业投资新项目的投资成本I和所产生的净现值 得出企业的期望价值 ,然后推导出股东收益 ,从而得出在不同情况下信息不对称成本函数。其次,作者通过收益函数模型确定了不同情况下并购企业向被并购企业的出价 的范围区间。最后,作者将上述假设推导相结合得出了最佳的交易价格为 。从而得出了最后的结论:最佳的交易价格是并购企业价值、信息不对称成本和目标企业价值的函数,但也是并购双方博弈的结果,这一结果应当是帕累托改进。
(高晓婷整理自《经济管理•新管理》2007年第16期,作者:蔡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