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金融银行财务会计论文 > 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优化对策

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优化对策

 加强数据信息安全防护
保障客户利益
图片图片
大数据在为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数据信息泄露的风险,商业银行如何防范非法访问、恶意访问、用户数据泄露等问题已刻不容缓。在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将数据信息安全作为经营战略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到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对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这不仅仅是保障客户利益,更是维护银行自身利益。具体来说,一是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数据信息安全的管控,制定关于数据信息安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日常业务活动中贯彻实施。二是在数据库中分别授予不同岗位不同的访问控制权限,严格实行用户身份安全认证。比如,通过指纹录入或人脸识别的方式访问数据库,下载数据需验证权限密码以及通过专门的数据传递方式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三是对数据信息储存平台运用隐私保护、防泄露、风险管理等安全技术,并及时更新平台的防火墙以及安全防护软件等。四是对审计信息数据库实行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疑似信息泄露或存在泄露风险的情况,应立即实行核查。此外,针对数据库的实际使用情况,要定期开展信息系统审计。

 

02
提升数据信息质量
奠定大数据技术运用基础


图片图片
数据信息质量是大数据技术得以运用的基础,也是审计质量的支撑所在。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开展内部审计活动,应树立数据信息质量先行的理念,一是要打造兼容性的数据平台,按照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导向的要求统一大数据平台数据标准体系,规范结构化数据口径,为数据储存系统配备足够的拓展能力,储存重要的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二是要制定关于数据信息上报时限和数据信息复核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三是要建立面向全行的内部审计风险等级制度,通过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各行以前年度内部审计数据和本年度重大事项、风险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等指标确定各分行的审计风险等级, 助力内部审计人员制订合理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重点及审计范围,并将审计资源向风险更高的分行倾斜,实施精准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03
构建大数据平台
拓宽数据信息来源


图片图片
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由“现场审计+人工分析”向“非现场审计+智能分析”转变,构建相应的信息化平台作为支撑。尽管国内领先的一些商业银行已开始探索大数据审计平台建设,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如数据信息内容不够完整、类型不够丰富、处理速度不够迅速等问题。因此,构建大数据平台,商业银行一方面应建立一套高效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银行各系统、各部门以及各分行的数据共享,保证审计人员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商业银行内部信息;另一方面应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银行外部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对其进行筛选和简单处理,储存在大数据平台中,成为内部审计人员掌握银行外部环境的智库,减少内审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其能更全面客观地开展工作。

 

此外,鉴于大数据平台具有数据智能处理和结果可视化呈现功能,审计人员只需将相应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模型导入其中,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处理技术,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从而加快数据分析处理速度,且便于对数据信息间潜在联系的挖掘,提高内部审计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04
培养大数据审计人才
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图片图片
从商业银行角度来说,应革新人才培养观念,一方面应有意识地引进具备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为内部审计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应重视对在职员工的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视自身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如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关于大数据审计的经验交流会、组织员工定期接受专业的外部培训、采取优秀员工指导普通员工的“师徒结对”式培养方式等,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信息化素养。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角度来说,应积极转变传统审计思维,既要增进对审计领域知识的积累,还要深入了解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各种审计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的学习和运用,提高自身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此外,审计人员还要了解外部监管机构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按要求及时更新审计方法和程序,提升出具审计意见的合理合规性。

 

05
创新审计技术
建立动态“云审计”机制


图片

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将“云”技术与大数据引入银行内部审计中,设置一套完整的大数据线上“云审计”处理体系,提升处理金融产品数据的能力, 规避银行线上运营过程产生的风险。大数据银行“云审计”可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由静态的时点评价转化为动态的持续评价,确保其能时刻发挥监管作用。

 

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可研究建立动态监测项目,覆盖银行所有产品及业务,实施常态化、持续性的风险监测,实现动态掌握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运营状况、风险变化态势等整体情况,并以此为主线快速反映各风险环节的变化。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可通过网络技术,设置专业的风险评估系统,实行非现场与现场审计同步,切实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文章摘自《中国内部审计》杂志2021年第7期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