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免费论文 > 学校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 高校应对“数智经济”时代会计工作转型和人才需求变化的对策

高校应对“数智经济”时代会计工作转型和人才需求变化的对策

 湖南工学院 商学院 朱纪红 曹文明 李 果 张家瑜 李裕琳 洪涔瑜

一、引言


“数智经济”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以数据要素驱动的智能化经济。当前,我国以华为、台积电等为代表的数智经济体,以及如火如荼的5G新基建、传感器芯片等全行业赋能,正在把我国的经济社会从“大工业时代”向“超智能社会”加速推进,让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元宇宙”化正在成为可能。“大智移物云”等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创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数智经济”时代已经切切实实到来。

随着“数智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工作的职能和领域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会计转型成为必然。会计人员不仅应具备“业财融合”的财务思维,还要学会应用大数据工具和技术以提升工作效率,胜任即将发生颠覆性变化的会计工作。高校作为财务人力资本培养的摇篮,必须主动拥抱“数智经济”时代的变革和挑战,积极响应新文科建设要求,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会计教育和人才培养。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卞鹏飞(2018)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财务转型的重要性,并且从财务共享服务、从财务会计走向管理会计、从财务管理走向资金管理与战略型司库等方面探讨了财务转型的实现路径。易梦媛(2022)基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探讨了财务转型与创新的驱动因素,并从决策支持、价值链管控、风险管理、财务共享等方面分析了财务转型与创新的趋势以及转型对财务组织和财务人员的影响。李莹(2022)分析了在数字化背景下财务转型的必要性,梳理了目前企业在财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难点,并从提升财务人员素质等角度提出了实现财务转型的路径。张文君(2022)基于AHP 分析法对六安市非上市公司财务转型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4.5% 的公司完成了财务转型,75.5%的公司均未完成财务转型。在未完成财务转型的公司中,24.55%的公司处于即将转型成功阶段,6.35%的公司处于转型起步的阶段,25.15%的公司处于转型中的阶段。

张新民(2020)提出,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部署会计教育的改革创新,围绕改革创新重构“会计类专业”,前瞻布局“类会计专业”。罗先进(2020)认为,数字化时代需要具有大数据洞察和分析、价值计量与市场判断、资源统筹与配置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谢志华(2020)认为,我国会计教育改革应以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专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改革思路,以改革现有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更新教学材料五个部分为具体路径,注重“品德+人文+专业+技术”的教育融合与升级的宗旨。胡玉明(2020)认为,会计教育应从强调基本原理、方法和理论转向启迪数字悟性或商业思维,通过行政方式的推动对会计教育进行系统性改革。斯图尔特·克雷纳(Stuart Crainer)(2020)认为会计教育“变革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永恒的适应”。蒋瑜峰(2022)认为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应从内部资源优化、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素质拓展与外部多方借力等方面深化改革;同时,我国会计在职教育应加强理论后续培训、开展新兴技术教学与实务经验交流,为培养适应财务智能化趋势下的会计人才提供支撑。周围等(2021)认为,“数智经济”下会计人才的供需错配现象加剧,“跨界融合”财会人才将成为未来需求的主流,培养模式急需转型升级。高校应以财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创新培养目标,拓宽财会相关专业的专业跨度,加强财会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创新会计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谷增军(2021)认为,数智化时代会计岗位需求与人才能力培养错配、会计执业内容与课程内容设置错配、会计市场认可与教学评价机制错配,高校必须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重构会计学类专业群培养方向,设置新技术与会计融合性课程,构建多元化、复合型师资团队,打造多元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现代化人才培养保障体系。靳庆鲁等(2021)介绍了上财特色的“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智能化”四化一体的会计等(2021)与财务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方案举措:数智赋能,重构智能化课程体系;融合创新,打造智能化教学平台;引培结合,组建智能化师资团队;校企联动,拓展智能化实践场景。尹兴强等(2022)分析认为,数智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基本素养与时需技能,高校通过借力数智工具与信息技术,将会计与技术有机融合,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与富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财务会计人才的同时,也可通过培养顺应时需的财务会计人才来进一步反哺企业会计实践,帮助企业实现业务财务向战略财务转型,让传统“账房先生”成为数智时代的“企业军师”。

三、“数智经济”时代会计职能转变及会计转型的现状调查

2022年2-3月,课题组采用问卷星方式对“‘数智经济’背景下会计职能转变及会计人员转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大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财务人员、高校教师、企业管理人员等,有效样本量达300个;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会计职能转变和会计人员转型两个方面的系列问题。

(一)关于会计工作转型和会计人员转型的现状

“数智经济”时代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工作模式(91.67%)、岗位设置(72%)、人力资源配置(69%)等方面;具体来看,影响会计工作转型最重要的因素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94%),其次是行业竞争压力大(67.33%),最后是会计制度的影响(46.67%);数智经济时代,会计工作转型中遇到的难点有:信息系统容易产生风险漏洞(73%)、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71.33%)、基础数据源不准确(64.33%)、系统修改或调整较为困难(61.33%)、制度设计存在困难(51.67%)。(见图1、2、3)
被调查对象中,有57.67%的人有转型的打算或者有转型的经历,42.33%的人没有进行转型的打算;那么,财务人员应如何转型升级?85.6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转变思维,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85%的人认为应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经营管理的知识与技能,80.67%的人认为,应加强与业务的融合,成为业务的合作伙伴。而现阶段,财务人员是否具备应对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能力?66.3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具备这些能力。(见图4)

(二)“数智经济”发展对会计职能的影响程度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数智经济”发展对会计职能带来较大影响。从“数智经济”发展对会计职能的影响程度来看,64%的被调查者认为“数智经济”发展对会计职能有较大影响,3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颠覆性影响,只有5%的人认为“没多大影响”。

那么,数智经济时代对会计职能已经(或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78.33%的被调查者认为“控制、预测、决策等职能更加重要”,几乎相同比例的被调查者(77.33%)认为“会计核算职能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发展使得会计核算的效率更高,信息更全面”,与此同时,也有59.67%的人认为“会计核算职能进一步弱化,会计核算工作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逐步降低”,因此,关于会计核算职能究竟将进一步强化还是弱化,大家的认知还存在偏差和迷茫。

究竟有哪些原因导致会计职能发生了转变?“数智经济的到来,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是最主要的原因(85.67%),其次是“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变革的需求”(78.33%),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会计理论发展和变革的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数智经济”时代背景下,会计人员该如何应对会计职能转变呢?超过80%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超过72%的人都选择了“提高会计信息化技能、主动更新互联网会计知识”、“提高应用计算机工具和语言的能力”、“专业操作的创新能力”。

(三)“数智经济”时代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现状

调查显示,“数智经济”时代会计人员最应具备的四项素质分别是:1.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92.00%);2.积极钻研会计业务,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会计技术方法(87.33%);3.细心谨慎(86.00%);4.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严守职业道德(83.67%)。接下来为良好的沟通能力(79.33%),丰富的工作经验(78.00%)等,而排在最后的、也是被调查者认为最不重要的则是“高学历和各项专业资格证书”。

与此同时,当前财务人员能力素质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全面的会计信息整合能力(75%)、缺乏必要的业财融合意识(64.33%)、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撑(61%)、缺乏必要的知识更新能力(52.33%)。

(四)“数智经济”时代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数智经济”时代背景下,会计人员和人才培养会受到哪些挑战?88%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人才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低端会计人才过剩,高端会计人才短缺)”,76.33%和70.67%的人认为“低端核算型会计人员面临淘汰问题”、“会计人员对数字分析和决策的方法等掌握不足”,62.67%的人认为“会计信息工作重心将发生转移”。

那么,当前大学的教育能适应数智经济背景下对会计人员要求提高的现状吗?51.67%的被调查者的答案是肯定的,48.33%的被调查者则认为“当前大学的教育不能适应数智经济背景下对会计人员要求提高的现状”。

当前高校会计学课程体系设置和能力素质培养应注重哪些方面呢?84.67%和84.33%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学生对计算机语言和工具应用能力的培养”和“依托各种平台,加大大数据、云计算相关课程比例”,同时也有67.67%的人认为,应大力培养学生计算机语言和信息技术工具的开发能力。

“数智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方面有哪些创新?“培养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和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能够运用数字技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专业人才”两个选项排在最重要的位置,分别为84%和81.33%,由此看来,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掌握并运用“数字技术”对会计人才至关重要。同时,很多高校也在“强化对会计人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在新平台上工作的专业人才”和“培养新技术的敏感性”等方面做出努力。

“数智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财务工作和财会人员转型势在必行。132个被调查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会计人员转型的建议。其中,学习、数据、大数据、业财融合、数智经济、实践、价值等热词被多次提及,尤其是学习、数据、大数据、业财融合、数智经济分别被提及35次、16次、11次、8次。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数智经济时代企业财务转型成为必然,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努力成为懂业务、精财务、会管理的企业价值创造者,成为业务人员最佳的合作伙伴,具有良好的公共关系能力、财务大数据挖掘和应用能力等。然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送的摇篮,受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师资水平、硬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培养的人才尚无法有效满足企业转型对财会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

四、数智时代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与数智时代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不匹配

“大智移物云区”等各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效率均大幅提升,信息生产的速度也大为提高,财务数字化转型成为数智经济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近两年,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劳动者数字化素养和技能不足、数字化人才严重短缺等问题,尤其是“高、精、尖”数字人才更为稀缺,财务行业更是如此。

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仍基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些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响应新文科改革的相关要求,也未体现数智化的特色和元素,使得现行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无法真正满足企业财务转型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

(二)科学、系统的“数智化”课程体系尚未真正形成

数智时代背景下,很多高校在“数智财务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为适应智能化环境对人才的新要求,采用“大手术”+“小微创”相结合的模式重构了适合中国特色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体的做法就是重组课程体系,深化平台建设,组建师资团队,扩展实践场景。山东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高校也都率先在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数智化”课程体系重构、“数智化”教材建设等方面为国内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树立了榜样。

国内其他很多高校在“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申办智能会计、大数据会计、大数据审计、会计与大数据、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等新专业,增设了计算机科学、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智能会计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实践技能,以培养掌握财务会计理论、会应用数字技术的复合型智能会计人才;有些高校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要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开设了“智能会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微专业,有的还设立了“智能会计与数字企业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但由于新专业、微专业等的建设和改革经验不足、师资紧缺或实践教学条件限制等,使得现行的“数智化”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系统、全面,大多只是做了“微创手术”甚至“换汤不换药”,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没有根本性改革和重构,离真正的数智会计人才培养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和提升空间。

(三)专业师资队伍的“数字化素养”急需提升

对高校而言,其“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能否取得成功,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是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数字化素养”的师资队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及部分知名企业联合评选的“2021 年影响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依次为财务云、电子发票、会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电子会计档案、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新一代ERP、移动支付、挖掘、智数据中台、数据能流程自动化(IPA)。与此同时,还选出了五个潜在的影响技术,分别是:深度学习与智能决策,基于法定数字货币的智能支付与结算,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与管理中台,分布式记账与区块链审计,数据治理和数据资产的管理与应用。因此,对新时代的财务会计人员而言,不仅既要具备基础的“会计技能”,还要掌握一部分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分析方法,拥有“数字素养”。

而现实问题是当前高校中掌握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数据中台等新兴信息技术和应用经验的复合型会计专业教师比例较低,师资储备有待加强。高校急需适应人才培养路径转变需求,系统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力度不够

数智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企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高校要培养具有全面数智化素养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必须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习和就业基地、数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校企合作,强化产教融合。目前,很多高校通过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联合组办ACCA方向班和CMA方向班、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联合承办学科竞赛等方式探索会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方法,起到一定的效果。如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积极与各行业已实现高度信息化、数字化变革的头部企业共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与浪潮集团、Arbutus 等企业合作完成“财务共享服务”“XBRL:理论与应用”“审计数据分析”等多门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组织开展普华永道杯“决战24H”商业挑战赛等商业大赛,切实提高学生智能化环境下团结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大多数高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机制体制、管理者和教师传统理念的限制或者是改革建设资金难以有效保障等,导致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没有真正做实、做细、做到位。

五、优化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优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探索实施差异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为满足数智时代企业财务转型对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高校必须重新凝练优化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等分阶段、分步骤启动新文科背景下的新专业、微专业建设,创新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等。而对不同的专业方向班和微专业、辅修班等办学形式,应定制差异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对偏财务会计应用型人才和专业的开发导向的复合人才,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科目、不同占比的匹配课程,探索差异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性、差异化的,学生的兴趣爱好、综合能力和职业规划也是不同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理应是差异化和多元化的。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数智素养”

教师队伍水平和综合素养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数智经济”时代,高校要培养高素质的“数智会计人才”,就必须首先拥有一支具备“数智素养”的师资队伍。如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为培养适应数智时代要求的创新型高端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采用持续柔性引进和本土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打造一批具备深度数字化思维、掌握相关前沿理论和方法的一流智能化师资队伍,推动深度数字化变革背景下财会相关课程的建设和教学。

高校可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微专业和新专业建设等,借助合作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充实企业导师队伍,直接匹配和服务于数智会计人才培养。但从长远来看,高校应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通过外引内培等形式,有计划的引进具有“数智素养”的教师,制定系统化的师资培训和考核计划,全面提升会计学专业教师的“数智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持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对高校会计学专业而言,强化实践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数智会计人才”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毕业后尽快适应企业财务转型和会计职能转变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因此,高校应加快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从相关管理制度建设、“1+x”职业证书考试、学科竞赛、校企合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着力,持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数智会计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四)坚持“三全育人”,助力“数智财会人才”培养

从高校学生自身特征来看,绝大部分是“00后”,个性突出,抗挫折能力弱。同时,网络早已渗透进“Z世代”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容易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这都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挑战。因此,要做好新时期、新时代的高校思政工作,培养真正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数智财会人才”,就必须坚持“三全育人”,把握好育人的主客体、育人的时间轴和育人的空间域,为培养“数智财会人才”提供重要抓手。

坚持全员育人,激发学生提升“数智素养”的主体自觉。全员育人除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素质和能力、个人兴趣爱好与职业规划不同,高校应创造条件实施差异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方向设置、职业考证、微专业、国际化教育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和特色发展的机会,搭建提升“数智素养”的舞台。

坚持全过程育人,强调“数智实践能力”培养协同参与。从入口(入学)到出口(毕业),全过程育人是桥梁,而专业内外、校内外、国内外多种教育资源是建筑材料,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协同利用,确保学生“数智实践能力”培养各环节的内容和效果,引导学生将所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企业需求,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

坚持全方位育人,打造“数智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全方位育人是平台,而文化犹如阳光和空气,润物无声。高校不仅是知识传播的殿堂,也是独居特质的精神家园,良好的“数智文化”对人才培养起到重要支撑。高校会计学专业应加强“数智文化”育人体系建设,从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教育等多角度强化文化育人和思想引领,确保全方位育人取得实效。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