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400 180 8892

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级会计师 > 高级会计师考试 > 高级会计师备考经验 > 2024年《高级会计实务》常用公式大全

2024年《高级会计实务》常用公式大全

 

 

 

   《高级会计实务》常用公式大全

 

 

第一章  企业战略与财务战略

产品绝对市场占有率=该产品的本企业销售量/该产品的市场销售总量 产品相对市场占有率=本企业市场占有率/特定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

第二章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1. 预算目标的确定方法

(1)利润增长率法。

利润总额增长率(g)=    报告()期利润总额(期利润总额)   1

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g)


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g)

(2)比例预算法。

①营业收入利润率。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收入×测算的营业收入利润率

②成本利润率。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③投资报酬率。

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

(3)上加法。

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1-股利分配比率)

=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

目标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税率)

(4)本量利分析法。

目标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预计营业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预计产品销售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固定成本 2. 弹性预算法

公式法下弹性预算的基本公式为:

预算总额=固定基数+    (与业务量相关的弹性定额×预计业务量)

第四章  企业投资、融资决策与集团资金管理

1.投资决策方法

(1)非折现的回收期法。

①在原始投资一次支出,每年现金净流入量相等时:

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

②如果现金净流入量每年不等,或原始投资是分几年投入,设M 是收回原始 投资的前一年:投资回收期=M+  M年尚未收回的投资额÷第M+1  年的现金净 流量。


(2)净现值法 (NPV)

净现值=项目投产后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式中: NPV为净现值;CF 为各期的现金流量; r 为项目的资本成本。

(3)内含报酬率法 (IRR)

内含报酬率指使项目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恰好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相等的折 现率。

其计算公式为:

 

或表示为:

 

利用插值法可以计算出 IRR 的近似值。


 


举例:

IRR =15%

IRR=x

IRR =14%

 

NPV=7.24 万元

NPV=0

NPV=7.09万元


 得出x=14.5%

注:考试会给定几组IRRNPV, 只要选择NPV一正一负与0临近的两组数 据,利用上面的原理计算即可。

(4)修正的内含报酬率法 (MIRR)。

方法一:

 

说明:投资成本的终值(以“1+修正的内含报酬率”折算)=报酬的终值 (以“1+资本成本率”折算)。


 

方法二:

 

说明:投资成本的终值(以“1+修正的内含报酬率”折算)=报酬的终值 (以“1+资本成本率”折算)。

注:方法一与方法二原理相同,修正的内含报酬率与内含报酬率不同之处在 于投资成本在计算终值时, 一个是按资本成本率折算, 一个是按内含报酬率折算, 而报酬均按资本成本率折算终值与现值。

(5)现值指数法 (PI)

现值指数是项目投产后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与原始投资额现值之比。现值指 数表示1元初始投资取得的现值毛收益。

 

式中: r 为资本成本。


(6)会计收益率法 (AAR)。

会计收益率是项目寿命期的预计年均收益额与项目原始投资额的百分比。

 

2. 投资决策方法的特殊应用     等额年金法

 

3. 营业现金流量

(1)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直接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2)根据税后净利调整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折旧)-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所得税+折旧

=税后净利+折旧


(3)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收入-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注:公式中的税率指的是企业所得税税率。

4.项目风险与净现值法

(1)确定当量法 (CEs)

确定当量法就是一种对项目相关现金流进行调整的方法。项目现金流的风险 越大,约当系数越小,现金流量的确定当量也就越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a, t 年现金流量的确定当量系数,它在0~1之间;r; 为无风险利率。 (2)风险调整折现率法 (RADRs)

风险调整折现率时净现值的基本表达式为:

 


式中:RADRs指风险调整后的折现率。

5.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式中: Kw 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K, 为第j 个别资本成本; W; 为第j 种个别 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权数)。

6. 单一企业外部融资需要量

外部融资需要量=满足企业增长所需的净增投资额-内部融资量

=(资产新增需要量-负债新增融资量)-预计销售收入 ×销售净利率×(1-现金股利支付率)

=(销售增长额×资产占销售百分比)

-(负债占销售百分比×销售增长额)

-[预计销售总额×销售净利率×(1-现金股利支付率)] =(A×S₀×g)-(B×S₀×g)-[P×S₀×(1+g)×(1-d)]

式中: A B分别为资产、负债项目占基期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S。为基期销售


收入额;g 为预测期的销售增长率;P 为销售净利率; d 为现金股利支付率。

7. 融资规划与企业增长率预测

(1)内部增长率。

外部融资需求=(A×S₀×g)-[P×S₀×(1+g)×(1-d)]=0

 

 

其中:ROA 为公司总资产报酬率(即税后净利/总资产)。

(2)可持续增长率。

S₀×(1+g)×P×(1-d)+S₀(1+g)×P×(1-d)×D/E=A×S₀×g

g(可持续增长率)

式中: D/E 为目标债务/权益比率。

 


式中:ROE 为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所有者权益总额),其他字母含义不变。

8. 企业融资方式决策

(1)配股。

 

 

 

(2)增发。

定向增发的定价:发行价格≥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80%。 其中:定价基准日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

(3)可转换债券。

 

转换价值=转换比率×股票市价


赎回溢价=赎回价格-债券面值

9.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与管理

(1)EBIT-EPS       (  ROE)   无差别点分析法。

公司每股收益=(EBIT-   利息)×(1-所得税税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2)资本成本比较分析法。

 

式中: K。为权益资本成本。

公司价值 (VL)=B   (债务价值)+E(权益价值)

10.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要量

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要量=2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的新增投资需求- ) 集团 下属各子公司的新增内部留存额- y   集团下属 各企业的年度折旧额


 

第五章  企业成本管理

1. 变动成本法在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在变动成本法下: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变动制造费用

在完全成本法下: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全部制造费用

2.本量利分析模型

传统本量利分析模型:

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利产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作业成本法下的本量利分析模型:

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短期变动成本+单位长期变动成本)

保利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价-单位短期变动成本+单位长期变动成本)


3.目标成本法

产品目标成本=产品竞争性市场价格-产品的必要利润

产品目标成本=产品竞争性市场价格×(1-目标销售利润率)

产品目标成本=产品竞争性市场价格×目标销售成本率

产品目标成本=产品竞争性市场价格/(目标成本利润率+1)

4.价值工程分析法

V  (价值)=F(功能)/C (成本)

5.隐性质量成本计量

乘数法:

全部外部损失成本=已计量外部损失成本

隐性质量成本=全部外部损失成本-已计量外部损失成本

式中:K为乘数因子,根据经验估计确定。

塔古奇损失函数法:

L(Y)=K(Y-T)²,K=C/D²

式中:L 为隐性质量成本;Y 为质量特性的实际值; K为企业外部损失成本结


附录    《高级会计实务》常用公式大全      395

构的比例函数; T 为质量特性的目标值; C 为上限值或下限值对应的预期隐性质量 成本; D 为上限或下限相对于目标值的偏离值。

第六章  企业绩效管理

1.关键绩效指标的类型——结果类指标

(1)投资资本回报率。

 

 

投资资本=有息债务+所有者(股东)权益

(2)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3)经济增加值回报率。

经济增加值回报率=经济增加值÷平均资本占用×100%


(4)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5)自由现金流量。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付现资本性支出

2.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平均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1-企业所得税税率)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C代表资本占用, EC代表股权资本,DC 代表(有息)债务资本; T 代表所得税税率; KwAcc代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K。代表税前(有息)债务资 本成本率,Ks 代表股权资本成本率。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确定,计算公式为:

K₅=R₂+β×(Rm-R₄)


其中: R₄ 为无风险收益率;R。为市场预期回报率; R -R,  为市场风险溢价。 β是企业股票相对于整个市场的风险指数。

《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实施方案》及《中央企业负责人经济增加 值考核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关于经济增加值的考核规则: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 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发开发费用调整项)×(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平均资本成本率=债权资本成本率×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带息负债+平均所 有者权益)×(1-25%)+股权资本成本率×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 均所有者权益)

债务资本成本率=利息支出总额/平均带息负债

第七章  企业并购

1.并购决策分析:并购溢价、并购收益、并购净收益


并购收益=并购后合并企业整体价值-(并购前并购企业价值

+并购前被并购企业价值)

R₀=Vr-(V₄+Vg)

并购净收益=并购收益-并购溢价-并购费用

R₁=R₀-S-F

并购溢价=并购价格-并购前被并购企业价值

S=C-Vp

2. 并购决策分析:托宾 Q

托宾Q= 目标企业或资产的市场价值/目标企业或资产的重置成本

3.并购价值评估方法——收益法

(1)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

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金增加额) 税后净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

息税前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2)选择合适的折现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式)。

rwʌcc     =E/(E+D)×r +D/(E+D)×r₄

式中: rwacc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D为企业负债的市场价值; E为企业 权益的市场价值; r。为股权资本成本; r为税后(有息)债务资本成本。

r₄=r×(1-T)

式中:r 为税前借款利率或者债券票面利率; 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

式中的股权资本成本r。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计算:

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r,=r₁+(rm-r₁)×β

式中:r。为股权资本成本; r₁ 为无风险报酬率; r   为股权市场投资组合的预 期报酬率; (rm-r₁)    为股权市场风险溢价;β为股权市场风险系数。

β系数的调整公式(哈马达公式):

 

式中:β为负债经营的β系数;β为无负债经营的β系数;T 为企业所得税


税率; D 为企业(有息)负债的市场价值 E 为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

记忆小窍门:β ≥β,因为负债经营的风险一定大于或等于无负债经营的 风险。

②股利折现模型。

 

当假定每年股利不变时,计算公式如下:r。=D/P。

式中: D₀ 为当年股利额;P₀ 为普通股市价。

当假定股利以不变的增长速度增长时,计算公式如下: r,=D/P+g

式中: D₁   为预计的年股利额; P。为普通股市价; g 为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 (3)预测企业价值。

 

  V 为企业价值;V₀ 为预测期的现金流量现值;V₁ 为预测期之后的现金 流量现值,即企业永续价值;FCF, 为确定预测期内第t 年的自由现金流量;reac


 

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TV 为预测期末的终值(即永续期价值); n 为确定的预 测期。

TV=FCF₀+|/(rwacc-g)=FCF₂×(1+g)/(rwxcc-g)

式中:TV 为预测期末的终值; FCFm   为计算终值那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量; FCF。为预测期最后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量; r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g 为预测期  之后自由现金流量的年复合永续增长率。

4.并购价值评估方法——市场法

(1)可比企业分析法。

①基于市场价格的乘数:

市盈率 (P/E);

股权市场价格对收入之比 (P/R);

股权市场价格对净现金流量之比 (P/CF);

股权市场价格对有形资产账面价值之比 (P/BV)

②基于企业价值的乘数:

企业总价值对息税前利润之比 (EV   /EBIT);


企业总价值对息税折旧和摊销前利润之比 (EV/EBITDA);

企业总价值对企业自由现金流之比 (EV/FCF)。

(2)可比交易分析法。

 

5.并购支付方式——股权支付方式

确定换股比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每股净资产之比。

换股比例=被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净资产÷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净资产 (2)每股收益之比。

换股比例=被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收益÷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收益 (3)每股市价之比。


换股比例=被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市价÷并购企业当前的每股市价

在溢价并购情形下,根据上述三种方法计算换股比例时,需要对被并购企业 的对应指标赋予一个加成系数。即计算公式中的分子乘以(1+加成系数),据以 确定换股比例。

6.资产收购重组中企业所得税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

受让企业非股权支付确认的所得或损失=非股权支付的公允价值-其计税 基础

出让企业资产转让确认的所得或损失=被出让资产的公允价值-其计税基础

7. 资产收购重组适用企业所得税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

受让企业非股权支付确认的所得或损失=非股权支付的公允价值-其计税 基础

受让企业收购取得的转让企业资产计税基础=对应股权支付的转让企业的原 资产计税基础+(对应非股权支付的转让企业原资产的计税基础+转让企业确认 的非股权支付对应的所得)=转让企业的原资产计税基础+转让企业确认的非股权 支付对应的所得


出让企业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出让企业取得受让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出让企业资产的原计税基础+非股 权支付额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非股权支付的公允价值

8. 股权收购重组中企业所得税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

收购企业非股权支付确认的所得或损失=非股权支付的公允价值-其计税 基础

被收购企业股东股权转让确认的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股权的公允价值-其计 税基础

9. 股权收购重组中企业所得税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

收购企业非股权支付确认的所得或损失=非股权支付的公允价值-其计税 基础

收购取得的被收购企业股权计税基础=对应股权支付的被收购企业的原股权 计税基础+(对应非股权支付的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被收购企业确认的非 股权支付对应的所得)=被收购企业的原股权计税基础+被收购企业确认的非股权


 

支付对应的所得

被收购企业股东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 价值-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被收购企业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被收购企业股权的原计税基 +非股权支付额对应的股权转让所得-非股权支付的公允价值

10.合并重组中企业所得税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

被合并企业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其计税基础

11.合并重组中企业所得税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

被合并企业确认的非股权支付对应的所得=(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被转让 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取得的被合并企业资产计税基础=对应股权支付的被合并企业的原资产计税 基础+(对应非股权支付的被合并企业原资产的计税基础+被合并企业确认的非股 权支付对应的所得)=被合并企业的原资产计税基础+被合并企业股东确认的非股 权支付对应的所得

被合并企业股东取得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被合并企业股东持有的被合


并企业股权的原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额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非股权支付的公 允价值

12.企业并购中的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处理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 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款项合计数-原实际出资额(投入额)及相关税费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    (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

(印花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

13.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法)商誉计量

商誉=合并成本(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份额

第九章  金融工具会计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 整体转移形成的损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所转移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原直接计


 

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或损失)

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 权益工具投资)整体转移形成的留存收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所转移金融资产 账面价值±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或损失)

3.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处置时影响投资收益金 =转移金融资产收到的对价-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4. 摊余成本计算公式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应当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 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确定: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 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5.股票期权费用计算公式

权益结算:当年确认费用=(授予总人数-累计已离职人数-预计离职人数)x


每人授予期权份数×授予日公允价值×累计服务年限/预计服务年限-已确认费用

现金结算:当年确认费用=(授予总人数-累计已离职人数-预计离职人数)× 每人授予现金股票增值权份数×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累计服务年限/预计服务 年限-已确认费用

服务热线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