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议电力企业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

衢州电力局 韩晓玲





电力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特殊的产、供、销瞬间同时完成性,致使企业向客户赊销产品,而会形成大量的应收帐款。众所周知应收帐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的资金运动是否顺畅,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加强对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电力企业,尤其是县级供电企业在应收帐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探讨如何加强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一、目前电力企业应收帐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没有应收帐款管理的责任部门。



不少单位有许多的应收帐款,账实不符、收不回来形成坏账。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明确应收帐款的具体管理部门,责职不够明确。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由于执行不力,管理监督不到位,导致对损失的应收帐款无法追究责任。



2、 由于电力产品销售的特殊性,使得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在应收帐款管理上职责不清。



随着电力营销系统的全面普及,电力企业抄、核、收均由营销部门负责,也就是说应收帐款的应收数、实收数、欠收数都由营销系统来确定完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营销系统就是财务的一本明细帐,而这本帐却设在营销处,财务只是被动地根据营销系统提供数据进行帐务处理。这显然是不符适会计制度规定的。



3、 财务人员在应收帐款的管理上,普遍感觉参与性不强。



有些单位的营销部门在供用电合同的签订中没有财务人员的介入,应收帐款制度的制订也没有财务人员的参与。



4、 不少单位对应收帐款的会计监督相当薄弱。



单位没有应收帐款台帐管理制度。财务系统没有对应收帐款进行往来辅助管理,仅按帐龄进行辅助管理。



没有建立应收帐款定期清查制度,有些个别单位长期不对帐。由于电力销售过程中抄表与收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客观地存在的差异;票据传递、业务记录等方面也可能出现差错;所以,应收帐款涉及的债权债务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帐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力和义务;然而现实中,企业长期不对帐,有的既便是对了帐,也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帐依据,只是口头上做些承若,起不到应有账实相符作用。



没有建立坏帐核销管理制度。有些单位对名存实亡的应收帐款长期挂帐。有些单位对应收帐款进行帐销暗存处理等等。由于没有严密的制度,致使有些营销人员和用户相互勾结钻了企业的空子。



5、 企业未对应收帐款按风险程度进行信用管理。



目前大多数单位都不对应收帐款进行风险评价,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赊销制度,对形成的愈期应收帐款能否收回、收回多少没有底数。



二、应收帐款日常管理的对策



1、 建立应收帐款责任管理制度



应收帐款责任管理制度应责任到人,做到每一笔应收帐款都有人负责。应收帐款责任管理制度应包含坏账核销制度,对于逾期未收回的应收帐款在符合坏帐核销确认条件及办理了相关审批手续后,应予核销。对于核销后的应收帐款应设置备查簿,进行后续管理。新会计制度对坏帐的确认作了具体的规定,但对其的后续管理并未作出具体的规定,这很容易被人钻空子。如某供电局按规定程序核销了某小水泥厂的电费,而原经办的供电所收费员,私下前去要款,通过各种手段索回了该厂的电费,装入自己的腰包。结果企业财产和所有者权益受到一定的损失;原经办的供电所收费员个人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这种事例已不少,应引起高度重视。



2、 应收帐款帐户的日常管理应有财务的共同参与。



随着电力营销系统的全面普及,以及供电部门收费实行银企联网的全面扩展,应收帐款的收帐时间也大大的缩短,在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中,如何衔接好营销与财务在帐务处理的时间上问题;如何把握财务对应收帐款管理的深度上,显的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中,财务与营销要分清职责,财务不仅要参与应收帐款考核办法的制定,还应参与大用户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及对专线用户合同的签订。



3、 采取积极的收款政策和风险转移机制。



企业对逾期未结清电费的用户,应组织力量督促催收,特别是对一些信誉较差,欠款时间较长,金额较大的用户要求其制订还款计划并提供担保,使其能逐步还清欠款。企业对那些既不制定还款计划又不提供担保的,或发现其缺乏清偿能力的,应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给予解决。



企业对部分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实行风险转移。首先可以采取资产流动性上的转移,既将应收帐款转化为流动性更强的资产。票据比应收帐款具有更强的索偿权,未到期票据可在持票期间向银行贴现,也可以背书转让,其流动性较强。企业不能收回现款时,可以考虑将应收电费转化为应收票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坏帐损失率。其次,是对象上的转移,要求欠费用户提供银行担保,把风险转嫁给金融机构。



4、 建立应收帐款坏帐准备制度。



企业不论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帐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应建立弥补坏帐损失的准备制度,提高应收帐款坏帐补偿能力。



4、 设置核销坏帐备查簿。



企业对已核销的坏帐应设置备查簿记载欠款单位、欠款数额、欠款原因、欠款时间、欠款批准人和经办人、核销数额、核销条件、核销批准机构和批准人员,后续管理措施等情况。备查簿应长期保存,便于日后核查。对核销的应收帐款,主管部门和财会机构应有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抽查,且不可一核了事;用制度去规范人的行为,加强对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