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市供电企业财务稽核框架及工作对策分析
金华电业局 张雁飞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财务发展规划,国家电网公司要构建适应公司发展战略的财务稽核管理体系,完善稽核工作制度办法,建立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地市公司三级稽核组织体系,稽核工作要从单纯财务稽核,向业务稽核、制度稽核、岗位稽核延伸,要从单纯生产经营稽核向基建管理、资产管理延伸。有感于此,笔者试就地市局层面财务稽核工作开展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以供商榷。
一、新形势下加强财务稽核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法制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完善,电力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国家对电力企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创造企业和谐发展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对电网企业既要保持绝对控制力,同时也要打破高度垄断,这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近些年来,社会舆论,特别是新闻媒体对电网企业十分关注,具体到电力企业财务工作,从2003年电力全行业审计,2004年清产核资,2005年三清理一规范,2006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不良资产效能监察,2007年新财务通则、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都是电网企业财务工作因外部环境发展变化而产生的新问题,都是从财务角度反映外部环境与供电企业的和谐问题。与外部环境的沟通和协调目前成为电网财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认大势,识大体,财务工作要顺势而为,要坚持依法经营、依规理财,加强与物价、财税等监管部门和中介部门的沟通,夯实财务管理基础,提高财务信息及时性、准确性,对外树立诚信、高效、负责的财务形象,这是电网财务工作和谐理财、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做到依法经营、依规理财,搞好财务工作的内质外型建设,笔者认为重要的落脚点就是财务稽核工作,财务稽核工作中的会计基础规范检查、电费收入专项稽核、购电费专项稽核、工程支出稽核、内控制度稽核工作是财务战线人员对自身工作法规遵循性、经营有效性和资产管理安全性的再验证,对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也是通过稽核工作形成对会计差错与会计人员舞弊的防范,对财务人员自身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只有认识到财务稽核工作的积极、正面的作用,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广大财务人员才能身体力行,才能将财务稽核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使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夯实财务管理基础有着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才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外部经营形势下,实现我们财务工作持续改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当前地市局财务稽核框架
基于目前公司系统财务稽核工作实践,财务稽核工作主要集中于会计基础工作和一些专项稽核,其中会计基础工作稽核中主要集中于“两率”指标,即会计凭证合格率和会计凭证及时率。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财务稽核管理办法》第八条,财务稽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国家有关财经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情况;
2、省公司及各单位有关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
3、检查、分析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经营效益、资产运营情况;
4、检查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
5、检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计算是否正确,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
6、检查各单位财务稽核人员配置、财务稽核档案管理以及稽核整改建议的落实情况;
7、其他重要财务事项。
上述内容简而归纳,财务稽核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内控制度健全性;二是制度(包括外部法规)的遵循性,包括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基础工作稽核也是对广义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遵循性检查;三是运营效益分析;四是对稽核本身的检查,如人员配置、财务稽核整改落实情况。
从财务稽核对象和内容出发,结合地市局财务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地市局财务稽核应该跟网、省公司或其他大型企业的财务稽核有所区别,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网、省公司作为独立核算主体,业务范围大、财务管辖权限高,相应稽核的地位高、执行能力强,地市局作为分公司,稽核内容选择的广度受限;二是地市局财务稽核受制于人力不足,难以组织成系统的、全面的稽核工作体系,只能选择单兵突破,选择重点环节和重点内容进行专项稽核,在有所放弃的基础上有所侧重;三是工作对象不同,网、省公司的稽查主要是针对地区局和县局,很少面对公司本部,而地市局稽查对象也包括县局,但主要面向地市局本部,由于工作对象的不同,导致方式方法略有不同。
基于以上不同,笔者认为地市局的财务稽核框架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会计基础工作稽核,包括会计凭证稽核、会计账簿稽核、财务报告稽核、财产物资管理工作稽核、会计工作交接管理稽核、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稽核、其他会计基础工作稽核等7个方面;
2、财务信息化工作稽核,包括财务信息化系统稽核和财务信息安全与保密稽核两个方面;
3、财务管理稽核,包括财务预算稽核和财务分析管理稽核;
4、业务及业务内控稽核,包括电费收入稽核、购电费稽核、工程支出稽核(包括大修、技改、基建及其他工程)、材料稽核等;
5、岗位稽核。
以上五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在稽核工作开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必须承认我们的财务稽核工作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笔者认为当前地市局财务稽核的工作内容应主要围绕会计基础工作稽核和业务及业务内控稽核,主要是要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下一步条件具备时,适时开展财务管理稽核,使财务稽核能在提升绩效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三、地市局财务稽核工作对策
1、建立健全地市局稽核工作的组织体系。在地市局财务稽核中应充分运用县市局的财务力量,将地市局、县局的专(兼)职稽核人员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稽核工作网络,针对企业当前经营管理和财务核算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抽调县局力量进行专项稽查,使财务稽核工作能聚集人力,针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项稽核,使稽核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突破性,争取将风险控制在事前,以点带面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
2、地市局财务稽核工作要与内部审计更多的做到信息共享。内部审计和财务稽核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但他们的目的和手段具有趋同性,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财务稽核,其主要目的基本上都是:一是法规遵循性、二是经营的有效性、三是资产的安全性,从总体上说都是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内部审计方法与财务稽核方法更具同质性,由于地市局财务稽核没有内部审计所拥有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财务稽核工作开展上,可以更多的利用内部审计的成果,在开展财务稽核工作时可以适当借用内部审计甚至外部审计的力量。
3、地市局专项财务稽核要向经营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聚焦。专项财务稽核要区别于日常财务稽核,要从领导关心的问题、领导质疑的问题入手,通过专项财务稽核,认清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特别要针对目前重点关注的会计信息质量、资产管理薄弱、项目管理脱节等重点难点问题对焦,找准问题,找准要害,理清思路,要有真知灼见的目光。
4、地市局财务稽核报告要找准定位。地市局财务稽核对象与稽核人员往往是平行对等关系,不像省公司对下属单位稽核具有垂直隶属关系。报告行文语气用词要相当注意,以情况沟通、事实陈述为主,少用批评式的、居高临下的语气,个人判断和评价谨慎使用,防止主观判断偏差带来对报告整体严谨性的质疑。只要事实准确,陈述清晰,一般情况下被稽核单位和个人会乐于接受,也便于后期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