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运用公允价值应关注的问题

我国2006年发布的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这对提高财务报告对决策的有用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运用条件并不成熟,在实务运用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作者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首先,作者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在运用公允价值应关注的问题。公允价值准确获取的条件尚不具备,仍难公允;公允价值使企业盈余管理弹性增强,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手段。
接着,作者提出了运用好公允价值的几点对策。1. 完善金融工具重分类规则,强化公允价值在准则执行中的硬约束。2.注重成本——效益原则。3.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条件。培育各级市场从而使公允价值的获取更为客观和直接;加快金融价格市场化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条件。4.培养公允价值观,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对公允价值的会计职业判断更多体现在会计估计上。因此,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并定期检查新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确保为投资者提供更有用的决策信息。5.制定公允价值的具体操作规范。
最后,作者指出我国应尽快制定公允价值的具体操作规范,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增强操作性。在报告和批露方面,应积极引入全面收益的概念并按公允价值的原则编制全面收益表。以便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同时也避免了利润表中收益波动的问题。
(张晓强整理自《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9年第2期,作者:章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