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金字塔控制结构与股权制衡效应

本文首先提出金字塔控制结构是终极控制人对上市公司实施控制最为主要和最为常用的方式。在理论上,股权制衡结构能够产生正面的治理效应,但是股权制衡在中国上市公司并不总是有效的。
本文以2004-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建立固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为研究主体,研究了金字塔控制结构下的股权制衡产生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金字塔控制结构下的股权制衡效应在中国上市公司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股权制衡正面治理效应的发挥是有其条件限制的。在多个终极控制人共同控制上市公司的情况下,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和非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各自对上市公司产生的负面治理效应和正面治理效应发挥着主导作用。
接着,本文得出研究结论,股权制衡能够产生权益效应,多个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集中度越高,公司价值越大;现金流所有权集中度的治理效应大于控制权集中度的治理效应;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下,多个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制衡效应降低了公司价值,而非分离型金字塔控制结构下,多个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制衡效应则提高了公司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上市公司中形成持股比例相近的股权制衡结构是多个终极控制人所有权结构的理想选择,可以从增量和存量这两方面着手,调整当前中国上市公司形成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
(李坤榕整理自 《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作者:毛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