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规模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业绩波动的新解释
董事会治理效应一直是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有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绩效水平高低的影响,而对绩效波动性的影响很少涉及;同时,现有很多研究均表明大型董事会与公司绩效之间成负相关关系,但现实中却存在大量的大型董事会公司,那么大型董事会存在的真正价值究竟是什么呢?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在2000~2007年间的数据,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业绩波动性关系这一新视角,对董事会规模的治理效应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研究发现,首先,较大的董事会导致公司财务业绩较小的波动。研究结论解释了大型董事会的重要价值,即虽然大型董事会可能导致较低的公司财务绩效,但却可以保证财务绩效的稳定性;其次,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波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可能是沟通协调问题导致大型董事会会较少做出极端决策,从而减小了公司绩效的波动;再者,较大的董事会的业绩波动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拥有较大董事会的公司中其经营性应计、非经营性损益和经营性操控应计的变动较小,从而带来了公司业绩的较小波动。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不仅仅考察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绝对值之间的关系,而是进一步拓展到研究我国董事会规模同绩效波动性之间的关系;第二,本文提供了一个较新的视角来理解大型董事会存在的合理性,即以牺牲一定绩效保证绩效的稳定性;第三,探讨了董事会规模影响绩效波动性的原因,指出更可能源于大型董事会成员间的沟通问题,而非搭便车问题;第四,本文对董事会对公司绩效波动影响的中间过程和机理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这对于解开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作用机理的黑箱有所助益。
(刘佳整理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作者:牛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