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股权融资成本
两权分离使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出现了信息不对称,投资者由于无法辨别企业的真实价值就会寻求价格保护机制来降低预期代理成本,从而产生逆向选择行为。这种逆向选择行为导致了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增加。本文以我国深沪两市连续四年具有配股资格的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是否会对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
作者检验了股权结构机制、董事会治理机制、管理层薪酬机制、企业控制权竞争机制及中国特色控股机制等单一公司治理机制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综合治理机制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董事会治理机制能够降低股权融资成本,股权结构机制、管理层薪酬机制和企业控制权竞争机制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不能确定,而中国特色的控股机制会提高股权融资成本。2.尽管有些单一治理机制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不确定,但综合治理机制确实能够对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产生积极作用。
最后,作者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本文的政策建议:1.国家一系列公司治理政策的出台,不仅有助于保障投资者利益也有利于降低股权投资成本。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有必要积极改进公司治理,提高融资效率。2.公司治理诸机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公司治理政策可以阶段性推进。
(王茜整理自《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作者:蒋琰 陆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