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计算机审计数据处理方法探讨

我国计算机审计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比较晚,相对比较落后。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审计手段已经由传统的手工审计逐渐向计算机审计过渡。2001年,金审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审计信息网络建设进展顺利,截至2005年,“金审一期”工程已经初步完成,在审计法规检索系统和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已开发了多个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和审计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此同时,关于审计数据采集分析与联网审计技术的863计划也正在顺利进行中,审计应用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审计工作急需的被审计单位资料库、审计专家经验库、审计文献资料库三大数据库已经建成。

一、计算机审计的一般步骤

按照对原始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整理的过程,计算机审计流程通常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将数据从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导入到审计软件中,即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进行计算机审计的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利用审计软件中的导入模板导入财务数据,也可以根据情况从被审计单位数据库中导入需要的相关文件。对于企业通常只需导入凭证库表、科目表、期初余额表等数据,即可生成相应的会计明细账、总账、报表等会计资料与信息。

(二)对导入的数据进行清理、转换,以及数据的集成与优化处理,即数据的预处理技术。在完成数据采集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清理转换,以满足审计分析的需要。广义上讲,凡是有助于提高数据质量的过程都是数据清理,主要包括确认输入数据、修改错误值、替换空值、保证数据值落入定义域中、消除冗余数据、解决数据中的冲突等。比如在车辆购置费审计中,由于车购费系统本身不完善和车购费征费记录人员操作不规范,存在发票价、最低征费额为空的记录,在数据库中记录数为空并不等于为0,因此必须把为空的记录转换为0,否则检索时会漏掉这些记录。另外,相似重复记录的清理也是数据清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详见《商业会计》2006年9月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