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改制后粮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国有粮食企业经过改制,已初步建立起了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企业组织形式。改制后的粮食企业如何构建合理而完善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个人看法。
一、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和谐的内部控制管理环境
(一)要不断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二)要不断强化激励监督机制,规范财务人员行为。要通过各种形式,不断提高粮食企业财会人员专业素质,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二、抓住重点,逐步完善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的监控制度
(一)要不断完善会计核算程序。
(二)要不断完善会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和风险管理机制。
(三)要结合粮食企业实际,突出重点,抓住现金管理等关键点。一是完善货币资金管理。二是完善预算控制制度。企业要制定明确的预算管理办法,实行预算控制,不具备条件的,至少要对重要的项目进行预算编制。三是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企业应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并经常对成本费用支出进行分析,以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四是细化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三、完善控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再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的独立评价,以确保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的再监督和再审查,不仅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它对杜绝企业违法违纪现象,减少亏损浪费,提高企业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可视粮食企业的规模大小而定。一般而言,改制后的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参股的规模较大的粮食企业均应按照2003年新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要求,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聘请具有较高水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人员开展内审工作,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再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