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企业反并购策略与战术面面观

企业并购与反并购是并购活动中同时存在的两种行为,其实质是争夺对企业的控制权。如果是善意并购,目标企业应主动配合,实现并购共赢;如果是敌意并购,目标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反并购策略和战术来坚决抵制甚至反击来自其他公司的敌意并购,以维护股东的利益。在反并购活动中,常用的策略主要有:预防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本文试从这三方面探讨反并购的策略和战术,即要约收购发出之前的防御策略和发出之后的反击策略两种。

一、要约收购发出之前的防御策略

(一)修改公司章程,防范被并购风险

(二)相互持股,以稳定持股结构

(三)寻找“白衣骑士”

“白衣骑士”是指企业为免遭恶意并购而寻找的善意并购者。

(四)制定“毒丸计划”

“毒丸” 计划是指目标公司在公司章程中预先制定一些对袭击者极为不利的规定,这些规定称为“毒丸”。通常有三个方面:一是稀释袭击者手中的股份,二是增加并购方的成本;三是目标企业的自我的伤害。

(五)“帕克曼”式防御,以攻为守

“帕克曼”防御是指目标公司遭受袭击时,以攻为守,反过来收购袭击者的股票,或以出让本公司的部分利益,包括出让部分股权为条件,策动与目标公司关系密切的友邻公司出面收购对方的市场手段。

“帕克曼”防御策略有以下优点:1.若目标企业反击策略得当,收购方有可能反过来被收购,让对方损失惨重;2.通过帕克曼式防御,有效地阻击收购者,不得不放弃进攻企图;3.即使反收购进攻失败,最终难逃被收购命运,但由于目标企业在进行被并购时已持有对方部分股权,故在被收购后仍能分享并购企业的部分权益。

(六)“降落伞”计划

一旦目标公司被收购,其管理者和一部分职工有可能被更换。为了保障他们的权益,目标公司可以分别制定“金色降落伞”方案、“银色降落伞”方案和“灰色降落伞”方案。

以上三种方案实质上都是一种保护目标企业员工的方案。由于增加了收购方的额外支出,无形中提高了收购方的收购成本,从而给收购方收购目标企业设置了障碍。

二、要约收购发出之后的反击策略

当并购企业向目标企业提出收购要约之后,要约人可自行限定要约的有效期限,这就迫使要约人或目标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拿出反击策略。这时目标企业通常采用的战术有以下几种:

(一)打击收购的理由和价格,寻求股东的支持

(二)诉诸法律,拖延收购进程

(三)绿色邮包

(四)管理层收购(MBO 计划)

  (五)员工持股计划

(六)重新进行资产评估

(七)寻求工会和员工的支持

总之,企业反并购策略多种多样,体现出非常高的技术性和艺术性。随着并购活动的发展,新的反并购策略还会不断涌现。在实践中,最好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反并购策略,这样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