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别预警信号的审计思路
一、甄别预警信号的审计思路
SAS No.99与ISA240都特别强调“职业怀疑精神”,本文甄别预警信号的审计思路正是这种职业怀疑精神的运用。具体审计思路如下:在审计过程保持职业怀疑的心态,建立预警风险库,监控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隐患点。在签约阶段,将拟接受委托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输入风险库;审计准备、实施阶段,对外界和风险库输入的风险点结合其他审计程序予以甄别,未被证实或排除的风险点再返回风险库。报告阶段,根据风险库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结合对外界存在的风险因素的定性分析,恰当考虑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每个阶段的预警信号并非孤立的,他们之间通过预警风险库相互联系,能够彼此映证或相互矛盾,如从行业风险的预警与管理层的压力相连,从而有粉饰业绩的可能,通过实施报表数据的审计分析,证实是否存在虚增盈利的可能。每个审计阶段风险点输入风险库后,将风险点分类为:已排除的风险点(虚假的预警信号),已印证的风险点(确实存在,且已找出舞弊之所在),尚无法印证的风险点(需待进一步取证)。同时对尚未印证的风险点按风险的高低程度排列,以便更好地制定与实施“风险关注计划”,在下阶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查找会计欺诈点。对风险库中的风险点,要通过不断地怀疑——证实——怀疑——证实的反复过滤,最终挖掘出舞弊,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如右上图)。
二、预警信号甄别思路的具体运用
(一)签约阶段的信号甄别:从源头上降低审计风险
承接新客户犹如走进“地雷区”,签约前应抱着“有瑕委托”的心理,与前任审计师沟通,同时做多方深入查询(如新客户的往来银行、律师、竞争的同行等),弄清委托的真正目的。通过对专业胜任能力的考虑慎选客户,避免承接不应接受的委托而掉入“审计陷阱”。在我国审计市场,隐含着风险性。审计师应洞悉聘约背后的真实动机何在?是首次接受审计还是变更事务所?是正常的变更抑或变更背后隐藏深层次不轨动机?初次申请股票上市公司的审计,粉饰业绩可能性作为一个审计关注点。对新兴企业应怀疑其存在过度投机和冒险行为。从源头上降低审计风险能避免以后的被动,若拟接受客户,应将存在的风险点输入风险库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