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策略
会计信息化是顺应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依据现代管理模式和最新信息技术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变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实现会计信息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知识经济为实现会计信息化创造了外部条件
知识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下,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是以信息传递的快捷、开放为特殊条件的。因而,在加工与输出会计信息方面,知识经济对企业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会计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会计,提高财务信息处理与输出的速度,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财务信息的要求。
2.现代信息技术使会计信息化实现成为可能
会计属于上层建筑,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会计社会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呼吁会计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革命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也强烈冲击着传统会计模型。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再将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统一,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应该体现信息环境下会计变革的要求,反映会计与技术的结合及相互影响。
3.解决会计现实问题是对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由于会计信息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经济社会的难题。会计信息失真使国家在规定各项经济政策时缺少真实、可靠的客观依据,使企业内部管理者对资金总量和财务成果表现出来的清偿能力和变现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使企业的经营行为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专家把目光投向了会计信息化。运用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进行业务处理、传递会计信息,建立开放型、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监督之下,使得企业会计信息更公开化、更透明化,减少暗箱操作,尽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4.企业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外在动力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首推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产生了企业70%以上的信息。因而,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并在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现行的大多数会计信息系统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为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构建信息化会计。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计划、财务、人事、物资、办公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并通过网络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监控物流的整个过程。所以,企业还需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力图实现从生产到管理的全面自动化。因此,完整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与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共同规划、统筹设计,以核算功能为内核,以管理功能为重心、以业务类型来划分其子系统。这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不同发展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现在一般大、中型企业都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会计软件不标准和不规范,影响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刚刚开始,还需要加快发展;会计信息化水平偏低,仅处于管理型会计信息化阶段,与更高一层次的决策型会计信息化还有不小的距离等,就目前来看,实施会计信息化的难点主要是人才匮乏、软件功能针对性不强、财务与业务协同化程度不高、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信息安全难以保障等。
1.企业财务部门与外部社会及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传递。长期以来,会计信息一直被企业视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对外绝对的“滴水不漏”,对内其开放程度也有一定限制。会计工作的组织及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和运用大都由财务部门一手把持。财务部门与企业外部社会成员及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不能进行必要的信息传递。企业财务部门的“自闭行为”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对企业信息管理的要求,严重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2.企业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会计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众多的高尖端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人才来推动。但是,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人才供给饱和或过剩,而高尖端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体现在会计领域,即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
3.企业管理思想陈旧。企业信息化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管理思想的转变。提倡会计信息化要求把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置身于现代化企业管理思想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建立企业和社会的有机联系。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陈旧,地域主义、保守主义、观望主义等普遍存在。这一管理现状势必将妨碍到会计信息化的推行。
4.企业缺乏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未来的会计信息化平台是搭建在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之上的。没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就不可能产生会计信息化的财务软件,也不可能有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现实基础。但是,众所周知,网络安全、信息畅通等问题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解决。往往是旧的安全问题还没彻底解决,新的安全隐患又层出不穷。实现网络安全和信息畅通,还有待于技术的不断进步。
三、实现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策略
1.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无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会计信息化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精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具备电子商务知识,懂管理,善理财,他们既是专才,又是通才,真正既博又专。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既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对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培养目标的挑战。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变革,在会计学、管理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实行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是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2.加强企业内外的互动
由传统会计发展到信息化会计要求沟通方式由单向沟通转变为双向交流,思维方式由线形转化为网状。这实际上就是要形成一种互动状态,互相借鉴、互利合作、及时反应、借脑借力,实现1+l>2的协同效应。互动成为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动力和源泉。因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要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企业与会计及管理软件开发商,企业与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企业内部组织成员之间,企业与其他外部单位及个人之间等的互动,通过各方互动,共同推进会计信息化。
3.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为了全面、快速、安全的推进会计信息化,各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在加快会计准则的修订,网络建设,会计信息化标准及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加大力度,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实施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保证信息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主要措施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虽然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但必须严格进行授权控制,对来历不明或者没有经过审核的业务数据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二是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可以采用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控制方法。集中分散式控制是指各个工作站分散输入业务,由网络服务器对全部业务进行集中序时处理,并对数据库实施统一管理;授权式是指各个工作站可以根据权限访问网络服务器,服务器则根据当时的忙闲决定是否接受访问。三是建立数据双备份制度,以避免因误操作或突然事件引起信息丢失;四是建立系统安全维护机构,由专业人员实施安全维护,提高警惕,随时防范黑客攻击和不法之徒的非法入侵,保证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为实现会计信息化提供安全保障。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程度距现代信息经济的要求还很远,企业会计信息化变革任重道远。企业、政府、社会各组织及个人应加强合作和互动,共同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快速和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