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会计监督实施浅谈

一、 会计监督

《会计法》第四章对“会计监督”作出了专门的规定,共九条,规定了五个方面的问题: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2.相关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3.对违法会计行为的检举;4.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5.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让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其本质就是内部控制,它包括基本结构(由控制环境、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程序组成)和基本方式(分为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实物控制)。可见, 《会计法》关于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规定,实际上体现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职责明确、相互制约、严格程序、如实记录、定期检查等。相关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含两项内容。其一是单位负责人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理解为单位负责人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并发挥有效作用。按照“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规定,一并来理解单位负责人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带头执法,不得干预、阻挠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更不能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其二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权,分别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或纠正违法事项和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监督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就是须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论文格式,应当向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来接受社会监督。这是一种监督方式,属于外部监督,以法的形式规定,如实提供会计资料,不得干扰审计业务,财政部门对事务所的审计报告进行监督。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这也是一种外部监督,主要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进行的监督检查。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在国家监督的过程中,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职责、内容和方式,其他部门依法监督、检查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同时还要求对实施监督检查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保密,再就是各单位应当依法接受监督。

二、 会计监督的分类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按其范围分为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按其对象分为国家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等;按其部门分为审计监督、财政监督、行政监督等,还可以分为个人监督、集体监督、税务监督、会计事务所监督;按其权限、时间还可再细分,这里暂不再表述。

三、 会计监督的实施

会计监督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实施是会计监督的关键,是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控制职能得到最佳体现的具体途径。首先,从部门、各级行政领导、财会主管部门、财会人员本身,提高对会计监督的认识,以此加强会计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促进有序竞争和有效配置资源,必须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来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系统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健全和完善。强论文格式化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强化会计行政人员的监督职责,强化群众监督、检举的作用,明确目标、明确主体、明确范围,权责统一,以期不断转变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再次,应以法的形式确立会计监督的强制性。严格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会计监督的力度。依据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以《会计法》为理论依据,不断探索研究,争取通过日益完善的法律形式使会计监督落到实处。总体而言,会计监督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企事业单位合法运行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