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环境下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策略
内部会计控制指的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的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章制度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许多的内部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等。会计电算化没有改变内部控制的目的,但是引起了内部控制的方式等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1 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下的内部控制的区别
1.1 职责分工的内部控制的变化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中,企业会计部门通常会根据会计的业务性质不同,也就是核算的内容不同,进而分设不同的岗位,然后依此配备相关的会计人员,他们分别管理会计工作的不同方面,职责分工非常明确并且各职能岗位通过对会计业务的反映与相互稽核,自然地形成了相互牵制和相互监督的局面。而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传统会计岗位的很多工作都由计算机来完成,数据处理也十分的集中。建立在这种岗位职责分工上的内部控制机制明显失去了作用。
1.2 审查复核机制的变化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环境下,账务处理已经很自然地被分成填制记账凭证、记账、结账、对账、编制报表等一系列按顺序的步骤。在会计工作中,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会计工作,并且每一个步骤都是对前一个步骤的审查和复核,前面步骤中出现的差错和错误常常会在后一个步骤中得以发现进而得到纠正,例如,记账凭证的错误能够在记账过程中发现,而记账的错误又一般可以在对账的过程中发现,对账过程中未发现的错误还能在编制报表过程中发现等,但是,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账务处理呈现出一体化趋势,从输入会计凭证到输出会计报表,所有中间环节都在计算机内自动处理,因此,手工方式下处理步骤不再存在,审查复核内部控制机制削弱了。
1.3 电子数据与纸质数据的变化
在传统手工会计环境下,会计数据被记录于记账凭证和账簿等纸张上,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的签章,其法律效力被广泛承认,一旦出现任何错误进行修改时,都会留有痕迹。但是在电算化环境下,账户记录与纸质材料已经逐渐的分离,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等都可以存储在计算机中,对于电子数据也不容易实现签字和盖章等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电子数据可以被轻易的修改并且不留下任何痕迹,还有就是电磁介质容易受到损坏,所以电算化下会计信息容易丢失和毁坏。
2 电算化环境下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
内部控制制度是这样一种制度,它要求处理同一经济业务的会计人员要相互联系,同时还要相互制约。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目前为止,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表明,计算机本身处理出错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企业管理制度不那么健全或者实施不那么有力,会给各种舞弊行为以可乘之机。企业出现舞弊时,损失一般是巨大的。因此,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2.1 加强岗位的合理设置和操作人员权限的控制
制定岗位责任制与操作规程,实行部门的设置、人员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和权限的划分。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达到相互牵制,防止和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要将系统内不相容的职务划分清楚,由不同的人员负责不相容职务,划分时可参照手工会计中职能岗位的分工,同时要符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工作要求,制单人员、审核人员、系统管理员和维护人员的职权是不相容的,须分工明确,不得兼任。例如,会计主管要能控制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不能兼任会计和审核工作、审核和制单不应由一个操作员做,系统软硬件维护人员不应同时担任系统操作工作与会计工作。
2.2 加强对电算化程序的控制
程序控制是一种自我保护,它由输入控制、处理控制、输出控制三部分组成。
2.2.1 输入控制,数据必须经过一定的授权和审批才能输入,根据通过审查的原始凭证,输入会计数据。只有这样,输入的数据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才能得到保证。
2.2.2 处理控制,对已经录入的数据实行有效性控制,软件系统应将数据反复核对才能入帐,对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数据的丢失和出现的错误都要有及时防止与纠正的能力,对已经输入的记账凭证和帐簿的修改,都应该有查询和修改痕迹的功能。
2.2.3 输出控制,对于输出的纸质会计资料应由专门的人进行核对,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所有打印出的账簿和报表是否有缺漏现象。
2.3 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控制
要保证会计数据不被修改,同时程序不损毁和病毒感染,主要应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2.3.1 非系统维护人员不得接触程序的技术资料和加密文件,减少数据和程序被修改的可能性,任何人员不得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随意增、删、改数据,如有确需修改的应由会计主管临时赋权并作书面记录且有该操作员及会计主管签字。
2.3.2 系统中的数据每次操作后都应该进行备份处理,以防不同原因引起的数据破坏。
2.3.3 使用自动监测病毒软件,严格控制外来的软盘使用,设置系统防火墙,阻挡非法网络用户进入系统。
2.3.4 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对能够打印的数据信息,要全部打印,同时用纸介质和光磁介质保管,部分数据还要双份备份和异地存放。
2.4 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和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进而确保会计制度的一贯执行。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还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方面的一种重要手段。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系统开发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数据文件审计、会计软件审计等等,通过审查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的正确性、是否有文件和程序的非法修改和输入等内容,督促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做好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胡敏.试论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7(32).
[2]张前.基于电算化环境的内部会计控制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
[3]郭林祥.会计电算化下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障碍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06).
[4]马文东.浅谈企业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会计控制[J].经济师,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