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税收入汇缴管理的探讨
随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收入收缴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税收入的汇缴全面展开,而高校的非税收入汇缴问题因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开展情况及进度不一。为了加强高校非税收入汇缴管理,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应认真研究高校非税收入汇缴事项,积极探索高校非税收入方法和措施。
一、高校非税收入汇缴改革的必要性
(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需要
2007年,财政部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由于当时财政部门已广泛使用非税收入这个概念,同时也具有确切的内涵,因此在收入分类中设置了非税收入科目。为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更好地执行非税收入有关规定,保证财政非税收入的足额汇缴,全面体现财政收入总体情况,必须对高校学费、住宿费、委托培养费以及函大、电大及短训班培训费等非税收入进行集中汇缴,保证财政收入的全面、准确。
(二)简化汇缴程序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发展所需资金大幅增加,而在财政拨款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大多数高校的资金比较短缺;而非税收入在高校总体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这部分资金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有些高校还沿袭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非税收入集中收取后先上缴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上缴集中后上缴到财政部门,使用时也按此程序申请、审批。占用时间较长,程序较为复杂,工作效率较低。只有对非税收入汇缴的方式进行改革,才能保证既符合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又能简化汇缴程序,使这部分资金及时发挥作用。
(三)加强高校非税收入管理的需要
高校非税收入政策性强,管理严格。近年来经各高校的不懈努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高校能及时、足额汇缴非税收入,但也有高校在非税收入的管理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不按时汇缴非税收入、坐支非税收入、不足额汇缴非税收入、甚至用非税收入设立“小金库”等。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督管理力度,规范高校的收费行为,严格按批准的收费标准收费,禁止“乱收费”,杜绝“小金库”及“账外账”等问题的发生。
二、高校非税收入面临的情况
(一)高校资金普遍较为紧张
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高校的发展高度重视,近年来高校的财政拨款收入逐年增加,但与高校的迅猛发展所需经费相比还有差距;高校的非税收入在高校收入中占有较大比例,这部分收入大多数在每年的下半年收取;而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出以后,基本支出按全年预算总数平均到每个月下达额度,项目支出按高校的需要依申请下达。这样从全年来看,上半年的资金更为紧张,特别是规模较小、资金量不大的高校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
(二)高校校区建设大多有高额债务
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的规模迅速扩张,为满足教学、生活需要,大多高校都建设新校区或新校舍,所需建设资金除部分为财政拨款外,大多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解决,贷款利息及到期本金则从非税收入和学校的其他收入中归还。由于贷款额巨大,到期本金及利息都要及时归还,对高校的资金要求非常高。高校非税收入汇缴后,高校其他自有资金有限,如不能及时返还,将严重影响学校的资金运行。
(三)收费方式重大变革
高校扩招后,学校规模扩大,在校生人大幅增加,而高校收费时间相对集中,以往那种通过手工开票、收取现金的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新形势下收费工作的需要,客观上要求高校对收费的方式进行全面改革,以满足收费、开票、记录及核算等需要。高校在新一轮的建设过程,普遍建设了校园一卡通结算系统,建设了与开户银行系统相联结的收费信息系统,从而实现批量代扣方式收费,即高校与学生签订协议后,通过收费软件将学生银行卡中款项按收费标准批量扣取,并将信息发送到开户银行,由开户银行实施扣款,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非税收入汇缴方式的选择上,充分考虑高校收费方式的实际情况,将更有利于非税收入及时汇缴的实现。
三、高校非税收入汇缴面临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不到位
财政部门在非税收入汇缴方面出台了部分制度,对规范非税收入汇缴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高校在非税收入汇缴方面进展进度不一,有些地方还没有出台结合高校非税收入特点的汇缴制度及管理办法,难以保证高校非税收入汇缴尽快得以实施。
(二)收费系统与汇缴系统不统一
高校目前主要采取批量代扣、银行卡刷卡等方式收取学费等费用,包括教材费等代办费用一并收取,随即通过收费软件打印收费收据,银行确认收到此笔款项后再将款项一并转入学校的收入汇缴户,这一过程大多银行不能当天完成。而非税收入汇缴要求,当天收取的款项当天填写并缴入财政汇缴专户。其主要问题是收费系统、汇缴系统各自为政,没有很好的融合,这样只会加大工作的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容易发生错弊。
(三)不及时汇缴等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
一方面高校对非税收入规范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非税收入是国家授权高校收取的资金,实际上为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大多高校的资金非常紧张,而非税收入如上缴,则自有资金的比例越来越小,而高校的事业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正因为如此,部分高校不能及时汇缴非税收入,将其中部分收费直接用于支出,用其余收费循环汇缴;有的用于归还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不完全汇缴;有的甚至不入账、不上缴,设立“小金库”和“账外账”。
(四)欠费及退费问题
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绿色通道”政策,也有学生故意拖欠学费等,因此高校欠费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欠费必然导致非税收入减少,不能真实反映高校非税收入应收的实际数据。对各种原因退学、转学或提前结束学业的学生,按规定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住宿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住宿费,而这些收费已上缴财政汇缴专户,财政部门核拨后高校按收入核算,在退费核算处理上各高校也不统一,有的在后面收取的非税收入退还,有的在已核拨的非税收入中退还,还有的是在支出中作为费用列支。
四、加强高校非税收入汇缴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制度是前提
财政部门应遵循高校非税收入的特点、结合高校资金的实际情况,按照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高校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主要包括高校非税收入的内容、汇缴的方式、汇缴账户的类型及汇缴程序等,同时对欠费、退费等一些具体问题要给予明确规定,便于高校更加规范管理非税收入汇缴工作。
(二)完善方式是基础
高校收费系统和非税收入汇缴系统为两个独立的系统,由于高校学生比较多、收费时间集中,如全部采用非税收入汇缴系统进行缴费,不仅工作量大,收费现场也将难以管理。现可采取收费系统收费,到达学校账户再转入财政专户。但从长远来看,为加强对高校非税收入的管理,按照财政非税收入收缴改革步伐的要求,结合“金财工程”将现有的两个系统合并为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将是改革努力的方向,实现当天收费,当天进入财政部门为高校设立的财政汇缴专户,并于当天缴入财政部门的专户,高校财政汇缴专户日终为零余额。
(三)简化程序是关键
目前有的高校收费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高校收费上缴到上级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上缴到财政应缴专户,使用时由高校向主管部门申请,再由主管部门向财政申请,核拨到主管部门后再核拨到高校,程序过于繁琐。高校收费实行非税收入汇缴改革后,直接汇缴到财政汇缴专户,较以前有较大改进,大大缩短了汇缴时间。但是如上所述,高校的资金普遍紧张,资金周转困难较大,因此要求财政部门在核拨高校非税收入时,减少审批程序,简化手续,减少资金流转时间,争取做到高校非税收入汇缴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核拨到高校。建议财政部门在正常情况下按高校的年度部门预算直接核拨到高校,这样既符合预算管理规定又保证高校能及时使用资金。
(四)加强管理是核心
高校非税收入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但要求高校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应将高校本年度的所有非税收入全部列入预算,便于财政部门全面掌握非税收入的总体情况,了解高校的全面收入情况。因此高校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应根据在校生人数、批准的收费标准进行认真测算本年非税收入金额,全面足额列入部门预算;并根据非税收入使用范围等规定,安排好非税收入支出预算,有利于财政部门及时核拨非税收入。
积极争取足额收取非税收入,首先要加强欠费的管理,对欠费学生进行逐个了解其家庭经济情况,对家庭经济不困难,故意欠费的学生要积极催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积极做好资助工作,协助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助学贷款;对特困生按有关政策为其减免学费等,按减免的标准,从高校学生资助支出中列支,再缴入非税收入应缴财政专户。
非税收入使用财政收费收据以及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等,高校应做好申购、领用登记、使用、核销等管理工作。因为票据不仅关系到高校能否正常收费,还关系到是否规范收费、是否足额上缴等方面问题。确保正确使用票据,做好款项和票据的稽核工作。
(五)加强监督是保证
近年来高校收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搞好高校收费工作,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对非税收入的管理,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同时财政、价格、审计等部门也应加大高校非税收入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或审计高校非税收入预算的全面性、高校收费标准的审批及执行情况、高校非税收入及时及足额上缴情况、高校非税收入使用情况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分清责任,严肃查处,确保高校非税收入管理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 高红梅.政府非税收入改革对高校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6(6).
[2] 张灵.高校非税收入征管工作浅议[J].事业财会,2008(02).
[3] 刘金杰.关于高校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11中).
[4] 罗述权,郑震.高校非税收入账务处理探析[J].财务月刊,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