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视角看三联商社的股权之争
一、背景回顾
1999年,三联集团为了上市,计划通过重组郑州大型商业批发上市公司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借壳,当时该公司有效资产不足6亿元,亏损超过15亿元,负债高达25亿元。2003年,三联集团重组郑百文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上市,并将其更名为三联商社,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家电连锁上市公司。
2007年,三联商社第一季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亏损407万元。当年,三联商社宣布,大股东三联集团因债务纠纷,其2700万股限售流通股将被司法拍卖。
2008年2月14日,国美通过“影子公司”山东龙脊岛公开竞价得手,2700万股相当于公司总股本的10.69%。
2008年3月22日,三联商社发布公告称,另一笔2276万股限售流通股也将进行强制拍卖,经过五拍四流,北京战圣投资有限公司以每股5.94购买了该部分股票。北京战圣是国美此前收购北京大中电器时的“前台密友”,因此北京战圣购得股票其意味着国美巩固了自己的大股东地位。三联集团不得不补缴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拍卖的差价,损失逾千万元。国美曲线获得此次三联商社股权,累计持股为4976.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71%,这个结果也意味着三联集团第二大股东地位已经终结,国美集团成为了三联商社的实际控制人。
■二、三联集团失控三联商社原因分析
三联集团的失利的主要由于资金链断裂、财务预测失误和非相关多元化的经营策略三方面造成的,以下就这三个方面进行分别说明。
1.资金链断裂
三联集团的资金链断裂主要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债务结构不合理
三联集团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减持股票,其主要原因是与济南商业银行的债务纠纷,未能到期偿还借款,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造成债务到期过分集中而导致财务危机。
三联商社虽然成功上市,但是三联集团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资源,并产生了大量债务。从三联及集团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三联集团在前期的筹资活动中获得了大量的资金,而这些筹资活动获得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用于筹资活动。一方面,从三联商社07年以后的营业利润以及股价来看,三联商社这项投资并没有获得预期的盈利,使得筹资活动获得的资金难以偿还;另一方面,三联集团的债务的还款期限大体上都集中于某一特定的使期,且其借款以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为主,这就大大加重了其还款的负担。三联集团的大量到期债务,直接导致三联集团不得不出售自己的股权从而获得资金,间接导致其在后期的股权之争中失利。
(2)业绩水平下降
2003年之后苏宁、国美两大家电连锁巨头进军山东市场,激烈的竞争、份额的争夺导致其2004年之后业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三联商社作为区域性家电连锁企业,面对着从未有过的市场竞争,利润下降的标志除了营业收入的降低以外,另一就是销售费用的大幅增长。
(3)资金运作不合理
三联商社的资金中,大部分资金属于短期借款,流动性较强,需要较快的偿还。这些流动资金并没有被三联商社很好的利用,只是在弥补三联商社的损失。三联商社上市以后,一方面股价频繁下降,无法募集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营业收入受行业对手的挤压连续下降,这两方面,使得三联集团的资金运作受到很大的影响。
2.财务预测失利
三联集团的在前期的投资以及后期买卖股权过程中的财务分析与预测失误,成为其在股权之争中失利的另一主要原因。
(1)重组投资的预测失误
三联集团在重组郑州百文股份集团时,对于借壳上市的风险过分低估,预期风险评估失利导致了其大量资金的白白投入。
对于重组郑百文可能带来的损失三联集团的相关财务预测没有很好的发挥指导作用。在重组了该公司以后,由于郑百文的关系,三联集团与多家企业发生了经济纠纷,先后有三联商社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170万股、三联集团持有的流通股4818、三联商社法人股4970、以及4818万股普通股被冻结,如此众多的经济纠纷成为了三联集团减持其股份的导火索。
(2)买卖股权过程中的预测失误
在股权之争的过程中,三联集团分别通过上海亚奥和济南市商业银行在股权出售过程中以高价竞购股票,在一定程度上是想通过竞购的过程提高股价以使其通过出售股票筹集更多的资金。然而实际上,三联集团的用意被国美看穿,国美化被动为主动,最终导致三联集团不仅在股权之争中失利,而且三联集团更不得不补缴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拍卖的差价,损失逾千万元。
3.非相关多元化的经营策略
在三联商社上市初期,由于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三联集团的整体实力已经收到严重的影响。然而,近几年以来,三联集团进军地产、电子商务、传媒业、软件等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企业在步入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于三联商社,因此埋下了今日股权之争,控股权旁落于人的隐忧。
■三、三联集团股权之争失利的警示
1.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
要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筹资方式而不是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不可以为了降低筹资风险而选择不适合自己公司的筹资渠道,如:强行上市。筹资方式的选择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选择时要保持谨慎的态度。
2.合理规划债务结构
债务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风险,因此合理规划企业的债务结构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全部资金来源通常可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 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根据组合风险分散理论,多元化筹资可以有效地分散企业的筹资风险,单一化筹资是不现实的也可能是非常危险的或成本很高的。筹资结构的确定就是要使筹资组合中各筹资方式所占比例能将筹资风险最小化同时又使加权资金成本最小化。
3.合理确定财务结构与筹资规模
企业经营过程中,合理的财务结构对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资金结构中,若负债的比例过大即过度负债经营,那么依赖于外界的因素过多也就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生产经营环节稍有脱节,资金回收不及时,资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降低了企业经营利润削弱了企业活力。
从三联集团在股权之争失利中不难看出,举债的多少应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相配比,过多的债务虽然会使企业在举债之时得到现金上的弥补,却对企业的后期经营产生较大的压力,甚至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链锻炼。因此,负债经营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
4.提高财务预测分析能力
财务的预测分析要将企业的现有的经营实力与所处的具有环境相结合。财务分析的结果要做到对企业的实际决策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财务预测分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政府、同行企业、经营环境等,不可以只站在自身的角度进行预测分析。同时,对于预测结果要进行多方位的考核,不可武断的看待问题。
5.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经营策略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策略,既不可以盲目扩张,也不可以扎根于以处于衰退阶段的领域。在经营策略的选择上,要注意及时的变通,切不可以固守一种经营方式。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对企业的经营策略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在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下,对企业不同阶段的经营策略进行适合的修改,这样更加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勇毅.三联商社股权四次流拍,谁是最后赢家.家电科技[J],2008;8
[2]阮加文等.三联谜局.法人杂志[J],2009;2
[3]李晓晔.三联商社身陷资金链困局.中国经济时报[N],2006-08-09.
[4]李亮.边缘化的三联商社.IT经理世界[J],2006;17
[5]李冰.三联集团资金迷雾,证券日报[N],2008-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