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市场

供求双方的力量和特征决定了市场的特征,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上企业的行为,而企业的行为最终又会导致市场的变化。

审计市场形成之初,结构非明朗而混沌。事务所提供的服务差异化不大。由于市场逐渐产生了对审计质量的不同需求,事务所便开始提供异质性服务。

在高质量审计服务市场中,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事务所逐步形成行业专长。而事务所形成了行业专长后,由于具有种种优势便拉开了审计市场的竞争和兼并,竞争的结果导致在高质量审计服务市场中,只存在拥有行业专长的超级大所。

而在低质量审计服务市场中,大所与小所相互并存。大所在不断的扩大规模当中,试图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以及渗入高质量审计服务市场。有能力的小所也在不断的合并,试图称为大所。而更多的小所只是维持现有的客户。

本文以事务所行业专长为切入点,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是如何在最初的审计市场中应运而生,以及事务所行业专长形成之后对于审计市场结构的影响。

■一、最初的审计市场

审计在解决代理问题下应运而生,代理理论认为,审计是一项规制利益冲突、降低代理成本的重要担保机制。由于公司自身性质不同,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委托代理结构和相应的监管需要。代理成本不同,公司管理当局降低代理成本的动力就不同,对审计质量的需求也就不同。当代理成本增加,为了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公司降低代理成本的动力也就增强,不管是股东、债务者强加的还是管理层自愿的,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都会增加。

由于不同行业的行业特征、业务特征、经营风险等等完全不同,不同行业的公司的代理成本也完全不同,因此行业间对于审计质量的需求也不同。相对来说,业务特征复杂、风险高、监管需求高的行业,公司的代理成本相对较高,对于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更大。而对于同一行业的公司,由于公司自身的性质等等,其之间的代理成本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所有制结构较复杂业务较多样化的公司的代理成本相对较高,而对于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更大。

刚开始的审计市场中事务所规模都差不多,没有超级大所的存在,事务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也差不多。由于逐渐产生了对审计质量不同的需求,便产生了不同审计质量的供给。于是审计市场开始发生变化:每个行业中都存在着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和低质量审计服务的事务所,这些事务所规模大小都差不多,而行业之间对于高低审计质量的需求不同,导致行业间提供高低质量审计服务的事务所分布比例不同,在业务特征复杂、风险高、监管需求高的行业里,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事务所更多,而在业务特征较简单、风险较低、监管需求较低的行业,提供低质量审计的事务所更多,但没有哪个事务所可以占据某行业的垄断地位。

■二、事务所行业专长的形成

由于存在对于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就导致了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供给。事务所若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必定拥有强大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而专业胜任能力便要求事务所要掌握足够的审计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一般包括:(1)通用的知识,即适用于对所有客户进行审计的知识;(2)行业特定的知识,即适用于对特定行业的客户进行审计的知识;(3)客户特定的知识,即只适用于特定客户进行审计的知识。这三种知识缺一不可。

公司总是在不断成长的,事务所也不例外的在不断扩大业务,在提供了高质量审计服务后,事务所可以继续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也可以寻求需要低质量审计服务的客户。但是对于事务所来说,之前获取通用知识的成本已经作为沉没成本发生,必须通过以后的业务来补偿。而低质量审计服务,通常所需的通用知识等会比高质量审计服务要少,所以事务所如果开始提供低质量审计服务,那么高低端审计服务之间所需的增量通用知识的成本将永远得不到弥补,这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另一方面来看,事务所通过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赢得了一定的声誉,这种声誉是伴随着高质量审计服务而来,一旦事务所不再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服务了这种声誉便会马上消失。所以综上所述事务所在提供了高质量审计服务之后,通常不会再提供低质量审计服务。

事务所拓展高质量审计服务业务,可以在之前从事的行业(这里代称行业A)继续寻找需要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客户,也可以换一个行业(这里代称行业B)。但若是选择行业B,则事务所之前为行业A某公司发生的三大沉没成本中的行业知识成本将永远得不到再次弥补,反而在行业B中,事务所不仅失去了行业A中的可能优势,还必须增加对行业B的行业知识。所谓“做生不如做熟”,在行业A审计市场还未饱和的情况下,事务所肯定会在行业A中继续寻找客户,因为这样做,提供相同的审计服务质量,相对来说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增量成本。

上面谈的是事务所对于客户的选择,客户对于事务所的选择同样重要。对于寻求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上市公司来说,在审计市场形成之初,只能通过事务所的声誉来判断,所以他们会首先考虑在本行业已有客户且相对来说拥有行业内声誉的事务所,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事务所接了行业A的一家客户后,还会且有可能接到行业A的另一家客户。
事务所不断的扩大规模,同时保证高质量审计服务,渐渐在行业A中拥有了一定的客户数量和较好的声誉,事务所的行业专长就形成了。

这里我们将行业专长定义为“事务所拥有对某一行业的专有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在这一行业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三、行业专长对审计市场结构的影响

最初的审计市场比较混沌,而在事务所形成了行业专长了之后,行业专长这一特点又导致审计市场结构开始慢慢变得明朗起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市场结构。下面我们将审计市场分为高质量审计服务市场和低质量审计服务市场两个部分来讨论。

1、高质量审计服务市场

事务所的行业专长可以为事务所带来很多好处。行业专长可以增加所在行业客户对审计和非审计服务的需求。由于将资源和技术投资集中于特定行业,审计师行业专长可能会产生规模经济而导致审计成本下降。审计师行业专长还可能导致审计服务差别化,增强审计师的竞争能力。审计师行业专长可以提高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门槛。在审计市场上,审计师行业专长还会影响审计收费,带来收费溢价。

既然事务所发展行业专长有这么多好处,很多事务所都开始发展行业专长。而我们说在一个行业中,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事务所之间,专业能力收费水平也有差别,由于高质量审计服务需求有限,事务所之间开始产生了激烈的竞争。竞争会使得事务所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更胜一筹,同时降低自己的审计收费,以此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专业能力可以不断的加强,但是审计收费却不能一味的降低,因为高审计服务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如果要减少成本,那么只能寻求“规模经济”,即继续扩大事务所的规模。规模的扩大一来可以降低成本,二来可以增加事务所的声誉。声誉的增加又能为事务所带来更多的客户,所以事务所都开始扩大规模。扩大规模会造成事务所之间的互相兼并,于是行业中所剩的事务所数量越来越少,每一家的规模却越来越大。剩下的小事务所由于不能保持像大事务所那样的低成本,而又无法继续降低审计收费,就会逐渐退出该行业的高质量审计服务供给,转而提供低质量审计服务,或者向其他行业发展。而形成了行业专长的事务所,由于其特有的行业专长而培养了良好的职业声誉和品牌形象,因此这些事务所不会再去发展该行业的低质量审计服务,因为这会损害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良好声誉和品牌形象。

经过一段时间激烈的竞争后,行业内的高质量审计服务供给暂时得到平衡。“几家独大”的局面也逐渐形成,这时事务所的审计收费开始慢慢提高。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第一,兼并后存留下来的事务所是行业内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垄断者之一,因而对于审计定价具有决定权;第二,拥有行业专长能力的事务所,由于其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而拥有了较高的声誉,声誉可以为审计客户带来很多好处,如社会公众的更高信任、融资的更加便利等等,从而也帮助事务所提高了审计定价。

事务所通过高的审计收费,逐渐拥有了更多的资金去扩大业务,在本行业的审计服务暂时平衡的情况下,事务所开始倾向于朝其他行业拓展业务。这样将其他行业的审计服务供给平衡再次打破,竞争浪潮再一次开始,经过所有行业范围的竞争和兼并后,事务所清楚只有扩大规模,保证质量,才能在竞争中不败,于是产生了现在像国际四大这样的超级大所。超级大所垄断着高质量审计服务市场。

2、低质量审计服务市场

审计市场上存在着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也存在着对低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这类审计客户大多规模较小,他们不关心审计质量而对审计收费更加敏感,收费低的审计服务是他们的不二选择。这类客户便成为了没有或缺乏行业专长的事务所的目标客户。

低质量审计服务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竞争同样造就了由兼并收购而形成的一些较大的事务所,但这些大所与高质量审计服务市场中的超级大所有着本质区别,由于其只提供低质量审计服务,客户规模大多偏小,因此这些事务所的规模与超级大所不能相提并论。大所现在仍然处在不断的兼并收购当中,试图扩大自己在低质量审计服务市场的份额,也试图渗入高质量审计服务市场,但由于其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与品牌声誉,其与超级大所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低质量审计服务市场中,还存在众多的小规模事务所。这是因为:第一,由于不要求高质量审计服务,审计成本也比较低,对于事务所来说进入和退出壁垒都比较小。第二,小规模事务所大多拥有特定资源从而拥有较为固定的客户,客户因为某种关系和事务所绑在一起,双方通常不会放弃对方,从而避免了小规模事务所在竞争浪潮中由于丢失所有客户而消失。第三,由于审计收费低,事务所的收入就低,资金少,大多数小规模事务所不具备兼并他所扩大规模的能力。而且扩大规模所带来的审计成本的降低有限,而增加的审计声誉也有限,因此就产生了在低质量审计服务市场中,大事务所和众多的小事务所并存的局面。

■四、研究结论

审计市场对于不同质量审计服务的需要形成了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而在竞争中,行业专长又使得现代审计市场结构逐渐明朗化。整个审计市场可以分为高质量审计服务市场和低质量服务审计市场。

在高质量审计服务市场中,只存在超级大所。超级大所具有公认的高质量审计服务,也因此获得了高审计收费,规模也十分庞大。超级大所不会涉水低质量审计服务市场,因为这会损害自己的职业声誉和品牌形象。而在低质量服务审计中,大所与小所并存。这里的大所由于客户规模的关系,其自身规模不会超过超级大所,而大所在不断的兼并收购当中,也逐渐开始涉入高质量审计服务市场,但由于其声誉和品牌还未能超越超级大所,能获取的审计收费溢价还不多。低质量服务审计市场的进入壁垒小,还存在众多的小所,小所大多拥有某些固定的客户,而由于其收费低,还不具备兼并他所扩大规模的能力。这就是现代审计市场的审计结构。
对应到我国的审计市场来看,我国审计市场依然可以分为高质量审计服务市场和低质量服务审计市场。在高质量审计服务市场中,“国际四大所”占据相当的份额,而“国内十大所”也逐渐开始渗入这个市场,但与国际四大所的份额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低质量审计服务市场中,国内十大所和众多的国内小所在并存中也在不断的进行收购与兼并。而我国的审计市场还是个比较新兴的市场,对于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之中,“国内十大所”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审计质量,赢得一定的职业声誉,从而在高质量审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