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假设
摘 要:文章对新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假设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新的条件下,旧有的会计假设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假设也必须因此及时作出修正。
关键词: 新经济 会计假设 变化
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密切依存于其所赖以存在的外部经济环境——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环境具有的一些内在特性,必然会对财务会计系统提出某些要求和规定性。这些要求和规定性,构成了财务会计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在会计上,我们将那些来自特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也包括政治、社会等因素)对会计系统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制约和约束作用的基本前提,称为会计基本假设。假设构成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基础。假设表明财务会计(会计核算)的环境特征。经济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着。财务会计与报告,它的规范体系及其基础也会随之变动。长期以来,财务会计、财务报告以及用来规范他们的准则与制度,不论在哪一个层次上,都已经发生并仍在继续变革与创新。但是,假设则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如今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同过去工业社会具有重大差别的新经济时代。新经济为财务会计提供了以高科技和创新为特征的经济环境。新经济出现之后,财务会计的使用者必然对财务报告应予披露的信息提出新的要求。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重新审视构成财务会计及其规范的基本概念——财务会计基本假设。财务会计理论正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按照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核算基本假设是:(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在新经济条件下,旧有的会计假设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当前财务会计只有及时完善、创新某些理论方法体系,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会计假设也必须及时作出相应修正,以适应新的环境。
一、会计主体假设
主体假设规定了财务会计所应处理的交易、事项的空间范围,从而规定了财务报告的内容与边界,即为谁报告、报告谁的经营、财务活动。根据主体假设,通过信息的提供,把企业同市场区分开来。主体假设表明,财务会计与报告的边界是企业,而不是市场。新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突破了会计主体的物理实体概念,从而动摇了会计主体的稳定性假设基础。
1.新经济的兴起,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由于人力资源和知识基础对财富与经济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无形资产将逐步取代有形资产而成为今后的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当前竞争、技术和全球化正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互联网则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向前发展。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的汇合促成了企业结构的空前变化。某些所谓企业或一连串企业或主体串,它们未来完成某种产品或作业的生产,将把全国甚至全世界某一些生产者、经营者、供应商、销售商通过互联网联结在一起,分工协作,共同分担利润和风险。一旦任务完成,该企业或企业串也也就解散了,于是再捕捉其他机遇,这些虚拟的企业投资不多,创办和停业都比较容易。因此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同时并存,将是新经济时代赋予主体假设的新含义。由于虚拟主体不易观察和区分主体的边界,必将给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新的问题。
2.新经济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原三大报表在提供会计信息的不完整性、局限性。新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增长与社会责任两个方面,由此企业成本与社会绩效考核的会计信息成为必要,这些信息的提供,不再单纯是基于企业主体的经济利益,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使用者的利益来确定会计主体及所需提供信息的界限。
二、持续经营假设
这一假设又称连续性、继续经营、非清算性等,其涵义是:除非存在明显的“反证”,否则,都将假设一个主体的经营活动是连续下去的。而所谓的“反证”,就是那些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将会终止的证据,如合同规定的经营期限即将到期、企业资不抵债已宣告破产、国家法律明文规定要求停业清算等。这一假设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各主体在可能预见的未来不是期望清理或清算的;二是假定各主体能执行现有的经营活动,包括各项合同、各种既定的经济活动等,并无法确定其结束时间。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才得以进行,会计才可以历史成本确认、计量其资产要素,事实上,这一假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个企业不论其规模大小,它总是一个“有限生命”的组织,一旦能够证明会计主体已无法履行其所承担的各项义务时,本假设就失去了支持它的事实基础。从持续经营假设看,对于现实主体和虚拟主体,应当做出不同的解释。
1.对于每一个现实主体,由于它相对稳定,在缺乏反证的情况下,可以承
认它市持续经营的。但即使现实的主体,在全球化和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中,改组、兼并也是常有的事情。有时,整个企业在持续经营,而出于战略或经营下去可能不利的考虑,关闭、合并或增设该企业所属的某些分部,这也会导致企业整体持续经营与某些分部不再持续经营现象的存在。
2.虚拟主体则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这种企业的特点就是经营期限短暂多变,持续经营假设基本上不适用于此类企业。因此,我们面临的企业将是持续经营与非持续经营、企业持续经营与分部终止经营同时并存的复杂局面。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可以将企业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个较短时期,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时间分期是为了定期提供财务报告。随着新经济的到来,内部管理会计以至战略管理会计的推行,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在时间上而言,不同管理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因此,会计分期应以它们的需要为基础,决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日历年度为标准。当前,经济瞬息万变,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迫切要求不断提高报告的及时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为在网上发布适时的财务信息提供了可能。但这并不等于说使用者已不需要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了。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按会计分期定期提供分类、汇总的财务信息与通过互联网实时发布各种财务信息将同时并存。因此,动摇了会计分期假设。
四、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要运用货币对企业活动进行计量,并把结果加以传递的一个过程。为什么称它为主要计量单位,而不是惟一计量单位呢?因为在财务报表的量化表述中,货币应是惟一的计量单位,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所以它是主要计量单位,但其他财务报告以及报表附注都还需要披露其他不能用货币量化的信息。随着新经济的到来,其局限性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了。
1.币值稳定受到冲击。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加快,使得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这样就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物价变动更加频繁冲,币值不变(或稳定)这一假设已失去前提。
2.新经济的到来,单纯用货币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近年来,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们十分重视信息的相关性,期望财务报告能够提供更多的面向未来的非货币信息。知识经济时代,有不少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使用者特别是对投资人的决策非常相关。如知识资本、人力资源非常重要,一批高素质的专家、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可能对企业财富、价值和盈利的创造贡献最大。如果单纯用货币计量,这些都只以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对这些资源的披露,就要按专家、工程师的职称、专业水平以及他们的创造发明等特殊的标志为量度。可以看出,这个假设应当更明确地表述为:货币与非货币度量并用,以货币量度为主。
会计理论既有继承性,又有动态性。财务会计是环境和时代的产物,会计理论也应当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并与时俱进。虽然财务会计基本假设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不能长期停滞不前。市场经济的变化是如此迅速,它总有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地方,我们不应当坐视它所依据的理论而僵化。
参考文献:
1.祝华凤,《会计基本假设之我见》,经济师,2006(01)
2.杜云飞,曹喆,《传统会计假设面临的挑战及改进构想》,财会月刊,2006(01)
3.姜依群,《论会计假设》,辽宁经济,2006(01)
4.吕晶,邢莹,《网络经济浪潮对传统会计假设形成的冲击》,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5.秦琰旻,《虚拟企业对会计假设的冲击与对策》,商场现代化,2006(14)
作者:陈亮 文章来源:广东金融学院会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