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从管理实践出发,对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会计电算化;问题;可持续发展
经过近20 年的应用与实践,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是在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对会计电算化的意义缺乏认识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同时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一般会计人员业务经验丰富,但计算机专业知识却很匮乏,难以胜任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工作。
1.2 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不完善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电算化系统按编制的程序进行工作,只要程序正确,类似手工处理中的由于疏忽大意而造成的计算或入账错误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但同时许多审批手续被省略了,一旦出现错误,如一些原始数据在输入时发生错误,由于计算机处理的高速性,错误结果将会更严重,可能会给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
1.3 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由于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日趋普及,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例如北京某公司计算机被盗,内存价值百万元的资料而无任何加密防范措施,该公司的损失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本身的价值。而有些软件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难如人意,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1.4 会计电算化软件成熟度不够
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如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系统体积大,企业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等等,而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看,其材料、工资等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又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另外, 目前市场缺乏一些针对中小型企业适用的规范软件, 如比较受欢迎的金碟、用友等软件也缺少系统整合性和灵活性, 缺乏决策、预侧和分析功能, 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 加上电算化成本过高,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2 促进会计电算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必然趋势, 是现代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质量控制是会计法规的要求。《会计法》规定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质量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 要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 应着重从提高认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积极开发多层次的电算化软件等四个方面入手, 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2.1 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比会计核算软件的简单运用要复杂得多,并且在目前的管理软件时代,各个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以及多年形成的习惯不一样,对管理软件的多样化、客户化要求非常高,商品化的定式软件根本不可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所以软件企业的理念要向“管理型”、“智能型”、“网络化”转变。同时为了熟练的掌握业务处理程序,减少工作差错,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这就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会计技术人才,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 、“智能型”转变。各企业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
2.2 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
首先是要建立严格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备份数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容易被忽视,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信息。其实是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从电算化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强化审计线索制,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2.3 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
在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防范中,认真分析安全控制的关键点是安全防范的根本,紧张、恐惧不仅不解决问题,还会阻碍新技术的应用。(1)组织与管理控制。在具体的岗位设置上分为操作、监督、维护三部分。操作岗位负责数据的录入、分析工作;监督岗位通过网络对操作岗位的行为、结果进行记录和审查;系统维护人员则专门负责系统的健壮性及网络的安全性问题。(2)开发与维护控制。对于自行开发系统的单位, 必须作好开发前的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和开发人员的分工问题。尤其要注意开发人员与使用人员。在平日的维护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 并与软件供应商保持必要的联系。(3)操作控制。企业应制定详尽的操作规程,对各级操作人员的权限加以划分。由监督人员通过实用监测随时审查是否有违法操作、越权操作。(4)数据和程序控制。这主要是保证数据及程序不会被修改。在网络下可以通过前面的多方备份等技术加以实现。
2.4 积极开发多层次的电算化软件
会计电算化应结合很多企业的实际,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使其发挥出最大效能。在软件开发设计中应适当考虑不同类型企业的具体需要。例如, 可依据新会计制度按十几个行业分别设计各具特色的会计电算化软件, 在每套系统中可以预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对应关系、主要业务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的格式、特殊业务的核算方法, 直至财务会计报表格式、常用管理会计报表格式、报表指标项目解释以及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及其解释。同时由于服务对象比较具体, 所以在软件设计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完普功能而且不必设许多无用功能,那么企业会计人员也不必理解许多抽象的系统初始化原理让掌握计算机知识并不多的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手。
总之,为了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向更深层次发展,就要重视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为提高各级企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 汤孟军.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8,(21):28.
[2] 吕根.试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局限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3):43.
[3] 周仁仪,周喜.浅谈电子商务与企业会计网络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11):129.
[4] 任芝华.网络会计系统中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与防范[J].生产力研究,2003,(4):45.
[5] 张红英.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审计[J].湖北审计,2001,(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