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探讨及其选择

一、共享服务的通用模式分类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首先涉及到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建立一个什么标准样式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每一个集团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合适路径来建立有效的共享服务机构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应首先知道共享服务的模式到底有哪些?从国际上已经开展的共享服务经验分析来看,共享服务主要出现了四种最常见的模式:基本模式、市场模式、高级市场模式及独立经营模式。(一)基本模式该模式是最基本的一种共享服务模式,它通过合并和整合日常的事务处理工作、交易活动和行政管理工作,实现规模经济并消除冗余。最终以降低成本和流程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这种模式与集团企业中后线职能的集中处理工作模式比较相似,往往不将其职能内部的基础运营与决策权相割裂。如基于集中管理、成本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的考虑,都会强制性地要求各地经营部门将工资支付、员工报销、应付账款等典型内部托管服务交由集中机构或者是总部进行集中处理,虽然这样的管理模式在名义上不将其称为共享服务,但是,实际上己经与共享服务初级阶段相类似。国外成功共享服务机构的事实证明,以应付账款及差旅费等日常事务处理活动为切入点,会迅速使得共享服务机构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如提供报表以供决策等。为此,这一阶段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比较重视选址、人员测算、最优工作量标准核定等。它强调的特点是标准化流程、灵活化的组织、专门化分工和核心化的能力。(二)市场模式该模式是在基础模式上,进一步分离企业职能内部的基本运作与决策权,将控制职能与服务职能相互分离,通过服务收费抵偿成本,终极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在这种模式下,共享服务的顾客(集团内部的其他组织)不再是被动的服务接受者,它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是否接受这些服务。也就是说,服务不再是托管式的,决策权是由接受服务的客户全面掌握。这时的共享服务组织为了证明自身服务的专业化,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质量,优化流程,加强沟通,根据确定的服务流程与标准提供服务。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始提供基于基础信息所提供的专业顾问,帮助决策服务,即增值服务,且强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以达成客户的KPI(Key PerformanceIndicator, 关键绩效指标)。与此同时,成本补偿机制开始引入服务中心,接受服务的客户根据共享服务中心的成本支付费用。总之,市场模式与基本模式的关键区别有两个: 一是咨询服务内容更加专业,二是控制权与服务权出现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