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区域要素票赋差别极大,资源、劳动力西高东低,资本、技术东高 西低.这样,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得其吸引了大量优质要素的流 入,而生产出来的商品则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输出,引起了要素与商品的不对称 流动,这就必然引起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发达地区的收入增加、要素使用 效率提高、经济发展快速,而欠发达地区收入增长缓慢、要素使用效率低下、经 济发展水平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千帆竞发、百舫争流之势。与此同时, 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也发生了重大演变,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 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且紧迫的问题,无论是东、中、西三大区域间,还是各省 市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都在明显存在,这种差距所给予我们的直观感受正在日益强 化,且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陈秀山、徐瑛,2004;林毅夫、刘培林,2003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趋于完善,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 的比重不断提高,充分发挥要素的效率和利用一切因素调动要素的积极性,引导 要素的合理流动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而资本作为引致经济增长 的重要生产要素,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资本在区域间 的流动是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资本流动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郭金龙、王宏伟,2003;门洪亮、李舒,2004;宋军,2006等).我国自改革 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资本流动表现出不同特点,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不同。 因此,考察不同时期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 要.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的今天,缩小区域差距已迫在眉睫;而协调区域发展 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善区域发展能力的差异,改善资本区域间流动的路径与频率: 发达地区合理利用资本,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对欠发达地区给予政策倾斜,增加 欠发达地区的资本投入,加快其经济发展,从而有效的促进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 通过资本流动、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理论研究,结合我国改革开 放以来不同时期资本流动的特点,分析不同时期动态的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和区 域差距的影响;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各资本流动途径作用的不同,对 区域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区域资金流动机制,健全区域资金流动渠道,以 引导资本合理的流动,使资本组合和结构合理,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最终达到加 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促进发达地区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 目标.
资本流动是区域经济学中一个墓本而且重要的问题,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 作用明显,因此,从资本流动角度研究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要素察赋极度不均衡。由于资本流动 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的作用着实明显,这对我们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 政策建议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研究不同时期我国区域间的资本流动状况,并考察其对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 发展差距的具体影响作用,可在此基础上得出:完善资本在区域之间的有序流动 的组合和结构,有利于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增长,缩小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区域间合理的发展格局,最终改善我国区域关系,实现 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文的研究主要建立在资本流动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之间关系的理论推导 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全文主要针对我国资本流动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出现的新变化,系统全面的 研究和探讨了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墓本研究思路是,在资本流 动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考察1980-2009年这三十年间分三 个不同时期我国区域间的资本流动和区域差距的动态演变和特征,随后实证分析 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具体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完善资本在区域之间的有序流动的组合和结构,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增长,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