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分类中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
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普遍存在,我国也不例外。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中 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各个因素。本文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 分析。
(1)会计准则的不完善和会计实务的复杂性
会计准则是由一国的权威机构制定并颁布,其目的就是对企业主体具体的会计实务 的指导,但是由于制定者理性的局限性以及经济发展的高速性,会使得制定出的会计准 则存在着一些漏洞,使得一些企业有机可乘。我国从198_5年第一部正式会计法律的颁 布和实行,到2006年2月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我国的会计法规也经历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这也正体现了准则制定者与企业之间相互 博弈的动态过程。以我国第22号金融工具准则为例,虽然该准则比较全面、系统的规 范了金融资产的相关内容,但仍存在漏洞,按准则规定对于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但到期 口不固定的投资的分类,应依赖于管理层的持有意图等,但持有意图的难验证性和不稳 定性,就会导致金融资产分类的不准确。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大的加深,企业的 经营模式口益多样化,会计核算对象口益创新化,是现有准则所不能一一给出具体指导 的,这些也就给企业留下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
(2)政治成本动机 我国的经济体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些不同,我国的国有经济在市场中的关键和 垄断行业中占有优势。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很多的公司为国有控股企业,在上市公司中 占有较大的份额。这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很多都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公司的 管理层很多都是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通过行政式的手段任命的,而不象西方国家那样聘 请的是职业经理人,这就导致了我国的政治成本与西方国家政治成本的差异。在我国政 治成本不仅包括税收、收费等,还包括了公司管理者的政治命运因素等。这些国有控股 公司的管理者一般情况下拿固定工资,并没有类似于职业经理人的股票期权激励等,并 且还要接受委派机构的监督管理和业绩考核,如果业绩考核达到标准,那么公司管理者 就有进一步被行政提拔的空间,如果达不到标准,则可能会被降职或停职。因此,国有 控股公司的管理者对于自身的政治前途比较重视,在任职期间会尽量去完成上级所下达 的任务,比如有稳定增加的年末会计收益,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等等,所以公司管理者往 往在对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分类时,倾向于以金融资产的会计影响为依据,来倒推管理层 的持有意图和风险管理需要,进而实施具体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来提升自己的经营业 绩等。
(3)债务契约动机 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负债。我国企业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数 企业借款的途径为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债券的发行受到很多市场法规的约束,银行借 款便成为大中小企业的最为普遍的选择。不管任何形式的借款,一般情况下,债权人都 要与债务人签订债务契约,债务契约中会有一些条款对于债务人作出约束,如果债务人 没有遵守这些条款,将会付出较大的代价,包括借款的收回、信誉的损害等,因此,债 务人也就是企业的管理当局会尽力去遵守债务契约[[38]。债权人对债务人公司监督检查的 方式大多为查看企业的会计数据及财务报告等,所以企业管理当局在金融资产分类时, 可能就会考虑到该种分类会对企业的债务契约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会计 政策选择行为。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本占有很大比例,直接或间接受国有股本控制的上市 公司也不可避免的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贷款事项,有的甚至金额巨大。但另一方面, 我国的金融机构中,除个别外资控股的,大部分也为国有控股单位,这样就造成了债权 人和债务人最终的所有者是相同的。因此,当某些国有控股单位欠下银行巨款时,不能 保持完全中立的政府往往会斡旋其中,从而使得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务契约没有较 强的约束力。
(4)规避市场管制动机 尽管我国所推行的市场经济已取得巨大成效,但资本市场还是在不同程度受到政府 的管制,政府还在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规范。企业管理当局为了 达到这些管制的要求,就会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
我国的《公司法》、《证券法》等对公司的股票上市、暂停交易和终止交易等都作了 比较明确的规定,其中很多就是以会计数据为依据的。股票上市的条件之一就是“公司 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表无虚假记载。”,但如果“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 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可能误导投资者”,或“公司最近3年连 续亏损”等证券交易所将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在其后1 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或“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拒绝纠正”的,证券交易所将终 止其股票上市交易。从中可以看到,会计收益及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会对上市公司股票 的交易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管理当局将会极力避免失去这种“壳资源”,所以对法律法 规所要求的会计数据管理当局会尽力达到。那么,在金融资产分类中,是否不同的分类 会对到企业最终的会计数据产生不同的影响,管理层都会加以考虑,尽量使得金融资产 分类后的会计信息有益于企业规避管制。
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即向不特定对 象公开募集股份,应满足“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 0}o , “发行股票价格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口的公司股票均价”等。这条对于 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的要求,为很多想要增发股票的上市公司出了道难题,为了能 够顺利的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所需的资金,就必须满足这个“6 070”的要求,企业管理 当局就不得不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实现自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