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交通低碳化调整的传导机制
根据交通高碳化形成的传导机制,对应的从反方向调整就是低碳化的。交通 低碳化调整的传导机制可分为四个环节:生产环节、助推环节、消费环节、监管 环节。
为了有助于理解图5.9所表示的传导机制,先引入一个案例,以此来说明交 通低碳化的调整方向。以池塘的水体污染为例,假设池塘只有一个进水口和出水 口.常规的治理污染的手段是控制源头和加大排污。源头控制是指在进水口出一 层过滤装置,增加入水的清洁性,这些需要注意流量和流速的问题。加大排污是 指为了池塘的清洁,加快污水的流出,这里也存在流量和流速的问题。值得注意 的是,在此假设池塘内生态系统对于水体污染的净化能力等是未知的,即是一个 “黑匣子”。
在简要介绍完治理池塘污染的案例之后,回到分析交通系统的低碳化调整问 题.同样地,在此可以假设交通系统内部对于碳排放的影响机制是未知的,交通 系统是一个“黑匣子”.这规律性存在未知的情况下,低碳交通政策的实施必须 回归到源头和末端两个方面:一是源头控制也就是所谓的生产环节.通过技术创 新,实现能源低碳化供给、交通工具低碳化供给、墓础设施低碳化供给等,从交 通系统的硬件提升上做好低碳的准备,同时必须运用制度、宣传等减少高碳交通 工具的引入.二是末端治理也就是所谓的监管环节。监管环节大致包括:对于高 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实行淘汰机制;对于高碳出行的行为实行倾向性的财税机制; 对于高碳特征的制度机制实行创新机制等。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低碳化调整的两个重要环节(助推环节和消费环节)是 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以及是如何传导的机制还有待于研究,在此假设为“黑匣子” 效应.在内在机理未知的情况下,贸然使用低碳化的交通政策将产生事倍功半的 效果,有时甚至是反效果.为了能够清楚剖析交通系统的“黑匣子”,在此专门 用一小节专门阐述城镇化、产业结构对于交通碳排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