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生变动下个人交通碳排放量变动的研究
西方经济学的经典需求理论已经详细阐明了影响需求的可能因素:自身商品 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对于价格的预期、个人偏好等等.同样地,交通作为 提供服务的载体,可以将交通方式提供的服务作为一种商品来看待.也就是说, 交通需求也受经典需求理论中所阐述的影响因素的影响.既然如此,这些影响因 素的变动必然会影响着个人交通碳排放量.
(1)实施财税政策等价格手段的个人碳排放量变动
在需求理论的分析中,价格因素是主要的内生影响因素.而财税政策又是主 要的价格千预手段.故而分析财税政策等价格手段对于个人交通碳排放量的影响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财税政策之一:税收.税收作为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不仅能够增加财政收 入,又可以起到调节杠杆的作用.为了能够形象地说明税收对交通领域碳排放的 作用,本文以环境税为例。假设根据各交通方式的碳排放水平征收不同的环境税。 在第三章已经说明了公路交通方式的碳排放水平高于水路的碳排放水平,相应 的,征收公路交通的环境税也会大于水路交通的环境税。因此在征收环境税之后, 公路的服务价格增长幅度会高于水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公式 ( S-8 ),可以得到最优化调整后的个人交通碳排放量为C =axl十}ix2 = ( ap/(p,+a) + Lif /(p2+b) ) yo a, b分别是公路和水路交通的环境税(a>b)。通过与公式(5-8 ) 对比后,可以发现个人交通碳排放量会减小.体现在图形上,就是图5-1的反方 向过程。当公路的相对服务价格增加时,会减少公路交通的使用数量,转而消费 水路交通。这样的结果便是个人交通碳排放量的减少。即从B点到A点的过程。
进一步还可以考虑针对公路交通方式内各交通类型的碳排放量比较.假设公 路交通方式内只存在公共汽车和私家车两种.由于政府出于社会福利的考虑,对 交通出行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环境保护或环境治理.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公共 交通是政府提倡的交通出行方式,因此可以假设公共交通不收费,或者是收取少 量象征性的费用.通过简单化处理,可以发现,私家车的使用成本明显高于征税 前的使用成本,而公共交通的使用成本变化幅度很小,几乎不变。根据需求理论, 可以很方便的得出相比征税之前,私家车的使用会减少,转向选择使用公共交通, 其结果便是个人交通碳排放量会减少。当然,如果考虑个人碳排放量减少值时, 还要考虑到收入弹性、个人偏好、舒适性满足等等问题.由于只是考虑低碳化的 财税政策,本文无须细化碳排放量减少的具体值。
如果说上面是针对不同的交通类型征税,那么同样地也可以考虑针对不同的 燃料类型征收燃料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也是使用燃料税,用来控制交通碳排 放量,分析原理是一致.在此不做进一步的分析. 财税政策之二:辛卜贴.补贴是国家扶持或者倡导某种交通类型的主要财税政 策之一。在交通领域,主要以购车补贴、公共交通辛}、贴等为主。其经济学本质是 减少消费者的出行成本.以公路交通方式为例,当对公共交通实行补贴时,实际 上是减少了公共交通的服务价格。在私家车成本不变的情形下,部分使用私家车 的消费者会转而消费公共交通,即收入约束改变下,消费者最优化的选择出现了 重构,总的结果是个人交通碳排放量出现下降.当然,必须注意的是,辛!、贴的情 形下,还伴有出行频率增加的可能性.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公共交通的服务价 格降低,意味着可以消费更多的出行数量.也就是需求理论中所说的收入效应和 替代效应。由于本文不是用以评价政策效果,只是阐述补贴对于个人交通碳排放 量的可能影响.因此,不再细化分析补贴的大小对于消费者出行选择的影响情形。
(2)倡导公共交通出行等宣传手段的个人碳排放量变动 消费者偏好是决定交通出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改变消费者偏好的原因有很 多,比如政府倡导、时尚潮流,甚至是随机性的.当消费者偏好环保清洁的出行 方式,无疑有助于减缓交通碳排放。
现假设在某个时点上,由于居民自身意识到环境破坏的危害,而自觉改变了 出行偏好.即居民更倾向于选择清洁的交通方式.从经济学理论上说,消费者偏 好的改变,实则改变是商品间的替代率.以公路和水路货运为例,消费者偏好的 改变,意味着原先的交通方式组合无法满足效用最大化,需要消费更多的公路交 通服务或者增加消费水路交通的服务。
根据消费者效用最优化理论,得到如下关系: MU1币1 - }2如=入。最优均 衡点含义代表了当减少消费商品1的一个单位带来的损失和增加消费商品2的一 个单位所带来的效用增加相等.而当出现消费者偏好改变时,会出现MUi小W }z恤的情形.原先的交通出行选择组合无法满足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存在增 加某种交通方式消费而提高效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原先的均衡点现处于收入约 束边界内.当消费者更加注重环境质量,会倾向于选择水路货运的交通方式,而 放弃部分公路交通方式的消费,以此来弥补偏好改变后效用的损失。其结果是个 人交通碳排放量会出现减少.即出现类似于从B点到A点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