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协调发展的措施
目前,浙江省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和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关键时期,随 着经济发展逐渐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持续增 强。为了促使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协调发展,根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提出以下 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1)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以此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经济增长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以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才 能使城市化具有坚实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的强力支撑,盲目地追求城市化水平 的提高,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但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也 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三十多年的粗放式的高速增长, 虽然使浙江省的人均GDP跨越了6000美元关口,但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资源 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当前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约束下,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在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过程中追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此促进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一方面,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农业发展 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 标准化和生态化;工业化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根本动力,城市化缺少工业化强有 力的支撑将会成为无本之木,应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 业,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第三产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后续动力, 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把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不断增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
另一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积极推进集约型的城市化.在 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约束下,节能减排日益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 点.为此,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应注意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节约、保护水资; 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资源 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坚持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积极 推进集约型的城市化,不断增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
(2)以城市化为载体,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通过多种渠道促进知识积累,充分发挥知识的溢出效应, 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为此,应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积极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 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日益成为一国或地区最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因此,在 城市化进程中,应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创新,加强知识的传播与吸收,以此来推动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知识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知识 的有效传播与创新.为此,需要调整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 设施,积极打造有利于知识积累与溢出的新平台.传统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 等对知识的传播与信息的交流是必要的。但在知识经济下,还需要加强科技、教 育、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加快区域内科研中心、综合图书中心、文献中心、 科技出版、科技普及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不断提高教育的硬件与软件的建 设.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过对知识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才能为知识的积累与溢 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而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提高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提高一个地区的知识 吸收能力,一方面取决于本地知识基础设施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区域内 全体公民的文化素质。政府应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具有战略意义的初等教育,加 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使全体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努力形成人力资本积累的新优势。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电视教育、网络 教育、远程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提高文化素质.另外,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 还应通过入职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在岗培训不断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其 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提升人口城市化的质量。
最后,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知识密 集型产业.各地政府通过政策引导知识经济集聚发展的同时,应注意城市建设与 产业发展的高度契合,加大R&D投入,加大对知识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使城市 建设的过程成为知识经济产业崛起的过程,充分发挥城市在形成知识和信息交流 网络方面的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3)以城市化为载体,不断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
城市化对拉动国内投资需求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据测算,在启动国内投资 方面每增加一个城市居民,城市需要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如果城市化率 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年投资需求就是6.5万亿元“。但是城市化进程中 过度依赖投资需求驱动经济增长,容易造成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的扭 曲。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在提高投资质量 和效益的基础上,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
首先,应不断加大对“三农”工程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 善农村生产和生活设施。其次,重点加强廉租房、平价商品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 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生活环境。最后,要加大 对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因此,政府应注意加强和改进投 资管理,不断优化投资结构,防止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 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倾斜.在城市化进程中,把 扩大投资与改善民生、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以城市化为载体,加快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新格局
加快经济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努力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新格局。 城市化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但从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浙江城市化通过投资对 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消费。相关测算和研究表明,城市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大约可以促使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在城市化进程中,处理好投资于消 费的关系,加决经济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新格局。
在城市化进程中,积极扩大消费需求:首先,要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通 过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只 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切实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其次,要加快完 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形成良好的居 民消费预期。再次,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使农民工真正享受无差异的市民待 遇。有研究表明,农民工中1000万人口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可以使居民消费一 增加240亿元。。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使农民工真 正获得无差异的市民身份,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在长期内平稳较快增长。
(5)在城市化进程中,应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此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方面,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需要各级政府调整 财政的支出结构和方向,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卫生投入,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同时,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 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另一方面,做好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继 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并做好与其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将户籍制度中的人口 流动信息登记职能与捆绑在户籍制度上的养老、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经济福 利分开,最终使户籍制度仅仅成为一种人口登记制度。只有统一城乡户口,实现 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才能推动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从而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 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因此,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采取多 种政策措施,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增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 进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