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理论基础与评价目的
可持续发展是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跨越生命周期、延续系统生命力的体 现,是系统创新资源、创新主体、系统结构平衡稳定,创新群落互动良好的表现。通过系统 中各创新主体的防同竞合,不断进行知识资源的生产、转移、吸收、转化等活动, 保持系统赖以延续的知识资源持续产生并流动配置到各主体与群落间,从而形成 其在三大群落中的良性循环,实现创新要素一系统结构一创新功能的转变。
(1)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 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在资源增量很少、存量不多的情况下,企业的价值 创造和竞争优势的增加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所掌握的难以模仿的知识,作为一种战 略性资源,知识口益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 统是一种基于知识与技术的合作组织,企业参与创新生态系统的本质动力是创造 和分享知识及基于知识的相关专利产权、技术标准合作剩余;知识资源持续增长 和增值是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的核心资源一一知识的角度,研究创新生态系统中知识存量的增长机理,从根本 上寻找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为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项创新都 是基于原有的知识而产生新知识的过程,是长期学习、实践和探索创新过程中, 沿着特定领域知识创新轨道,以特定知识领域为主线而展开所获得的结构化的技 术知识的沉淀和技术能力的递进,这些知识内化为企业的隐性知识,具有沾滞性 不易流动转移,从而构筑了知识壁垒,有利于企业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领先地 位的保持,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风险提供了防御。
(2)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层次、类型纵横交错且错落有致的生态系统,具 有整体性、层次性、耗散性、动态性与调控性及复杂性与稳定性等生态特征。生 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防作,相互维护、互相调节和共同发展是普遍现象, 这种防同关系是生物存在和进化的必要条件。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相互依 赖的系统,成员之间及成员与系统之间在创新进化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相互制 约、依赖和收益机制,合作与竞争共存。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间的竞 合关系是基于创新生态位的,具有动态开放性、互惠共生性、协同竞争性、资源 共享性、}办同效应的持久性。在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间的竞争与合 作关系主要是基于知识产权以及技术标准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复杂技术集成普 遍存在的高科技领域,创新的实现和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运用各类知识产权,知 识产权所有人可以通过标准化获得更广泛的利益范围与许可授权,正是这种结合 促使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为紧密,系统的结构更加 有利于其功能的发挥。
(3)结构是连结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内外环境 等诸要素,建立创新功能的桥梁。通过结构将各要素连结,使之具有创新的整体 功能,实现了从要素到功能的过渡。不同要素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与I}}同融合共 同决定了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完成这一过渡的形式主要 有限制和I}}同。限制和I}}同是创新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两种表现形式,互 为条件,相辅相成。使得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也具 有自组织、稳定性、生态承载、生态平衡等功能,这些是维持创新生态系统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机制。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不仅体现了系统的运 行规律,也是高科技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在要求,具有整体I}}调性、动态适应性和 有序平衡性的特征,}办调系统中创新资源的流动与整合,维系系统中参与主体之 间的关系,平衡研究、开发及应用等创新生态群落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创新 生态环境,有效地实现创新成果,良好的反馈调节机制是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 统形成复杂自适应能力的重要功能,是系统持续资源供应、适应性调整和可持续 发展的保障。这与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一致的。
上述是对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理论推演的总结,这些理 论可以帮助高科技企业掌握所在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管理特殊规律,从而有效配 置知识资源、}办调主体关系、促进系统结构良性演化。本文的研究目的除了对高 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外,亦期望建立一套系统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于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管理实践中,帮助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评价,从而发现自身不足,及时调整,防范风险。 因此,下文将首先综述前人有关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评价的相关研究 成果,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视为内部各子系统、环境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运用系统观点设计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创 新生态系统的层次性,将其主要领域分为子系统和次子系统;把握创新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理,如生态平衡机理、成长机理等等,从机制核心出发提取 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资源、主体I}}同关系和系统结构演化 三方面相互关联作用的过程,借鉴相关评价方法从创新资源、效率、潜力和活力 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