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协同进化

根据组织生态学理论,组织是因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目前,高科技企业 面临口益变动的、不确定的、复杂性的环境变化,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一方 面要不断地变革和发展,要从无序转化为有序必须通过各个子系统的相互协调、 合作才能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另一方面,系统还必须与动态复杂的环境相适应, 与环境产生防同效应。Harman等认为,一旦组织将其生存能力与其所处环境的资 源相匹配,组织重新调整适应能力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即环境选择决定组织形式 的可存在与可持续。所以,与环境的防调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 展十分重要。

1.创新有效性与消费者选择

“创新的目的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于企业来说,获取顾客支付的价格 是企业实现其价值、从而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其载体是通过企业所创新的产品 或服务赢得市场认同,否则创新就是无效的,这种消费者选择机制类似于生态系 统的自然选择机制,一方面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产品或服务创新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以求生存发展,另一方面消费者选择也同时引导者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创新的调整, 创新生态系统是否能适应消费者的市场选择,这种互动将影响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有效性体现在消费者选择。消费者选择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产品实现商 业化价值的过程,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效益、为系统赢得进化发展 基础的根本。市场的认同、创新主体价值的实现是创新生态系统得以持续发展的 重要保证。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这影响了消费 者的选择。即消费者一旦选择某种厂商的产品,即会发生各种效用的沉淀,形成专用 性资产,而更换厂商则会导致较大的成本,除非转换厂商所带来的效用超过购买网络 产品所产生的沉淀支出、个人效用以及社会效用的总和,否则消费者不会轻易改变。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与商品兼容的产品网络,就会形成一种累积的、“正的反 馈(positive feedback),产生“收益递增”(return increasing)效果。网络的正反馈 效应使得规模较小的厂商被淘汰,从而提高了市场集中度。但网络形成初期,由于网 络中的厂商希望能将个体标准上升为网络标准,因此就产生了激烈的标准战。创新生 态系统企业创新行为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网络外部性的过程。因为创新生态系 统中的企业研究、开发和使用创新成果时所获得的利益取决于系统内其他成员对 该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则该创新行为就具有了网络外部性所带来的网络 价值。同时消费者对产品创新的认同及其程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消费者需求层次、市场文化环境、消费者心理、经济气候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 消费者的选择和认同。

2.创新生态系统竞争

技术生命周期中技术的升级和范式的转换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中,在高技术产业,由于存在基于不同平台产品技术标准的多个创新生态系统, 因此系统之争可以表现为产业内不同创新生态系统之间技术标准平台的竞争。如 3G通讯技术标准TD-SCDMA, WCDMA与CDMA2000标准之间的竞争、无线网 络连接防议(WAPI)和W i-Fi标准之争等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平台的竞争。其中, Wi-Fi标准从目前形势来看已经逐渐成为事实标准,为通信市场和消费者所认可, 并侵占和取代了WAPI所产生的创新生态系统,在较长时间内划定了技术发展的 轨迹和产品创新的规则。另外柯达公司由于胶片技术逐渐被数码技术替代所面临 的破产困境也是由于系统之争造成的,是一个系统向另一个系统发展或者被另一 个系统演替的表现。这种替代性的竞争对于对手是毁火性的,因此创新生态系统 在其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都应该密切关注其他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向,注重技术研 发和知识存量及创新成果的推广,全面提升竞争力,成为系统发展、技术发展、 市场选择的主导,避免因系统技术升级、标准置换、范式转换所引发的系统毁火 性打击。

3.政策与科技环境

创新生态系统中知识节点以复杂的藕合方式建立知识影响和互动,节点之间 的联系是立体多样的。系统外部环境中政策支持、环境要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 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文化环境等)等等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 展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合理利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有利环境、社会资本等因素, 改善知识元和知识受体的知识转移能力,营造良好的知识流动渠道和知识共享氛 围,实现创新的全过程,是提升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建立以 企业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合作制度,并大力扶持知识服务机构,设立产学研合 作研究中心;同时重视社会资本的运用,积极建立知识联盟,增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传递知识的能力,强化企业的学习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建立和发展良好 的合作关系,设置合理动态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合作各方的有效沟通。宏观方 面,应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提高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需求,加 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大学的知识转移活动向专利许可倾刹;营造良好的信用环 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完善信用体制;积极建立相关 创新生态系统,大力构建地区技术交流网络,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设施 建设和风险投资体系建设。

4.基于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外部协同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促进创新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创新生态环境的改善又会 有利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发育和创新功能的增强。这样,形成“创新生态环境”与“创 新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首先,协调的环境促进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 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和创新网络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强劲生命力的重 要因素。如硅谷的成功不得不归因于拥有防调的创新环境,其中包括政府鼓 励创业、推进创新的政策;包括独特的智力资源环境和良好的容忍失败的文化环 境;包括良好的创新与创业专业化服务体系。其次,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创 新生态系统的进化和升级。创新环境影响系统内知识资源的供给、主体成员竞合 关系、以及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等,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系统内各创新主体在 资源、主体和结构的有效互动,促进研发、应用与市场的沟通,促使系统对新知 识、新关系和新结构的探索,从而推动系统的演化和进步。最后,适宜的创新文 化环境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有力支持,适宜的创新文化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创新平 台,有利于各主体资源的共享与吸收,促进系统及其主体社会资本的积累,形成 信任、关系等氛围,有利于为系统主体提供互补性资源和广泛的相互学习的机会 和空间[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