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产业演进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研究

产业演进理论是对产业变化所进行的分析和描述,从微观层面来分析产业的发展,即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周期理论是指产业从产生到成熟的过程中,厂商数目、市场集中度以及产品创新等的变化。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如果行业处于成长期或者成熟期的初级阶段,则行业内的企业收到利润最大化的驱使和竞争压力的增加,则会通过横向并购来提升行业集中度,从而实现规模效应。



如果一个行业处于成熟阶段,行业集中度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时,市场出现供给能力过剩、利润下降,则企业为了维持生存就需要降低成本,这时,纵向并购就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当行业进入了衰退阶段,企业则会考虑退出行业或者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混合并购就是一个有效的退出机制。除此,还有交易成本理论、OLI ( Ownership, Location, Internalization )理论,资源理论等理论。



Salant, Switzer and Reynolds (1983)提出} SSR模型,指出产业内企业数量较少时,减少竞争对手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将更加显著。在线性需求,相同常数边际成本下,没有协同效应的并购不可能获利,但是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80%}则可以获利。这无疑促使了企业的并购动机,即在接近垄断寡头的产业结构下,大型企业可能会选择横向并购,促使寡头垄断的形成。



Eicher and Kang ( 2005)指出成长率高的市场对于并购来说很有利,因为获得定价权的利润是巨大的,即市场力量影响着并购的发生。Wooster ( 2002)通过研究美国的跨国公司发现,跨国公司于市场容量的相关度高达0.8 0资源理论探认为企业间的资源是异质的,这些资源为公司赢得了持续竞争优势,形成了利润差异。很多因素会阻碍资源的转移,比如技术的保密性、技术的复杂性等。Anand and Delios ( 2002 )认为技术能力在世界范围内有可复制性,但是品牌和销售能力只属于特定市场。



范从来和袁静((2002)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成长性行业中的企业进行横向并购绩效最好;成熟性行业中的企业进行纵向并购绩效最好;衰退性行业中的企业进行横向并购绩效最差。李善民、王彩萍等(2004)研究发现,收缩类公司的绩效在重组2年后可得到显著改善:控制权发生转移的上市公司绩效呈下滑特征;扩张类上市公司的绩效会得到改善。谢惠贞(2004)等认为公司发生并购时要首先分析公司所处行业。



成长性产业的公司可以进行横向并购,也可进行市场扩张型的混合并购;衰退性产业中的企业可以采取纵向并购来保持其竞争优势。郑迎飞,陈宏民(2006)研究了影响跨国并购的产业因素,比如产业集中度、市场地域分割、国内外发展不平衡、国内市场容量大、成长率高等。成先平((2004)以啤酒业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为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并购当地企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郑迎飞,陈宏民(2006 )指出,低成本的企业有消灭式并购高成本企业的动机。



李善民,周晓春(2007)研究发现公司所处行业的绩效越好则越可能会进行相关并购,但是结果统计上并不显著。这可以说明,行业业绩不是产业并购发生的条件。蔡勇等(2008)利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以我国物流业为例做研究,指出初创阶段主要发生横向并购,成长阶段以横向并购为主,同时存在少量的纵向并购,成熟阶段以纵向并购为主,含有少量的横向并购,而衰退阶段则以混合并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