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探析城镇化模式对于交通低碳化调整的影响机制

城镇化模式对交通碳排放有影响是肯定的。紧凑型模式对中国交通碳排放的 抑制作用也是得到普遍认同的。那么城镇化模式是如何影响交通碳排放的?是不 是紧凑型城镇模式就一定抑制交通碳排放?城镇化模式对于交通低碳化调整的 影响机制可以从两方面来阐述:消费者行为选择和交通特征的演变。

从微观主体行为选择角度来看,城镇化模式对于交通低碳化调整的影响机制 取决于消费者的行为选择(参数p, f ).中国城镇化模式发展的要求之一便是公 共交通发展优先。即消费者主要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为主.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面临着产业、人口等快速集聚与交通基础设施刚性供给之问的矛盾。如果人口集 聚的速度过快超过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力,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下降,会改变消 费者的效用和行为选择(选择私人交通)。最终结果便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 背离,整个城市交通将会是以私人交通为主的模式。私人交通的碳排放结果很显 然是高碳的。

从交通特征的演变角度看,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城镇面积的扩大和空间布局 的重构是主要的城镇化特征。与此相对应的便是行驶距离和出行频率的增加。城 镇面积扩大和空间重新布局带来了两个效应:在不改变出行目的、交通方式选择 和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单纯行驶距离的增加。这是未创造经济效应的多余交通周 转量增加,显然这是没有必要的,这就是构建紧凑型城市的依据之一;在不改变 出行目的和交通方式选择的情况下,城镇面积扩大使得距离市中心或繁华地段的 租金增加,导致居民住租地远离市中心,从而达到新的空间均衡.而这种空间布 局重构的结构便是居民的通勤时间、通勤距离和通勤频率的增加,无形中消耗了 更多的能源,以及产生更多的碳排放.而因城市空间布局重构而产生的能耗和碳 排放,是无益于交通发展的.孟斌(2009)在北京近万份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证明 了此种效应的存在。

然而至于城镇化模式对于交通碳排放的影响究竟有大,还要看上述两种传导 机制的合力.根据目前实际数据的观察,城镇化发展促进了交通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