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改革路径探析

中小企业信贷 融资 信贷政策近年来,受次贷危机影响,加之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等因素,我国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企业国外订单减少,出口急剧下降,以外销为主的小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同时,信贷紧缩政策,使众多小企业被银行拒之门外,无法获得外部资金支持。银行出于风险方面的考虑,为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固定资产贷款的条件苛刻,长期信贷提供少。小企业融资无门,缺乏做大做强的资金支持,小企业融资难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难题。
  一、中国小企业信贷政策环境分析
  近年来,国务院以及银行监管部门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推进各商业银行转变传统的信贷管理模式和文化,适应小企业信贷业务特点。
  二、我国小企业信贷业务现状
  (一)中国小企业的融资特点
  小企业是金融机构重要的客户群体,也是金融机构信贷支持重点和利润来源之一。小企业在自身以及融资方面存在两个显著特点:
  1、自身管理欠缺
  小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企业普遍存在决策效率高和管理不规范的现象。部分企业财务报表反映不真实,有的为避税而虚增成本和现金交易,有的为融资或企业形象虚增利润等。
  2、融资渠道狭窄
  在融资需求上,小企业对市场反映灵敏,经营项目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抢占市场快等特点,体现在融资上,对资金需求急、金额小、次数频繁的特点。
  小企业长期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比重较高,获得外部资金支持比较困难。由于我国金融业以商业银行占绝对主导,小企业获得权益资金的来源相当有限,获取债务支持也相当困难。因此,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现状
  1、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边缘化情况
  上世纪末以来,中国金融改革逐步推进,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诸多银行建立起产权清晰,风险严控,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运作模式。在利润最大化的指引下,部分商业银行收缩机构,裁减人员,各家银行纷纷从农村以及县域领域撤离,信贷资源迅速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
  由于小企业资产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不强,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突出,银行亦更注重对大企业、大客户的营销,忽略了城市里不断涌现的优质小企业客户,对小企业业务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2、小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与大型客户业务流程基本没有区别,由于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授权较为谨慎,小企业审批权限一般在二级分行(市分行)以上,导致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长,环节多,审批效率低,不适应小企业快速用款的特点。
  小企业在融资中重要的风险点就是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财务报表失真、信用缺失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目前主要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的客户评价系统不适合小企业特点,沿用大客户统一模式的客户评价体系不能反映客户的真实风险。
  另外,由于小企业信贷业务基本由经营行组织调查,上级行审批,一旦贷款出现风险,客户经理要承担很大的责任。经营行客户经理普遍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阻碍了业务的开展。
  3、目前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经营模式
  目前国内银行在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经营方面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由总行管理,对各分行下任务,进行考核;第二种是由各分行设立小企业的专业支行,该类模式一般为地方性银行或股份制银行采用;第三种是总行层面设立小企业事业部,从事中小企业业务,该模式现在被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采用,是国内银行小企业业务模式的发展方向。
  三、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改革借鉴
  我国金融改革以来,中国建设银行在四大行中的综合排名由第四位提升到第二位,中国民生银行素以行业的创新尖兵著称,在中国的银行业产品创新改革和试点方面走在前列。在国务院大力倡导金融业向小企业服务的大环境下,两家银行纷纷创新业务经营模式,建立全新的小企业信贷操作流程,以下为两家银行的小企业部的结构及经营模式。
  (一)中国建设银行
  1、建设银行小企业部的建构与职能
  中国建设银行在全行建立专门的小企业金融业务经营管理组织体系,将小企业的经营重心下移至二级分行及经总行批准的县级市支行。在机构设置上,省、市分行均单设小企业业务部,省分行小企业业务部与公司业务部平行,单独考核。
  以建设银行江苏镇江分行为例,镇江分行中小企业中心下设市场客户部、信贷管理部、品质管理部三个团队,市场客户部根据业务区域建立六支以资深客户经理为首的销售团队,通过主动的名单式销售,开展小企业客户座谈会、产品推荐会等。信贷管理部设置受理、评级、信贷审批、信贷执行、早期预警、委婉回收、信用恢复、硬回收等岗位。品质管理部设立营销规划、产品设计、合规防骗等岗位,负责市场分析、行业和目标客户筛选、产品研发等。
  小企业业务部的职能主要是业务管理、制度建设、流程管理以及新产品推广等。
  2、建设银行小企业业务制度
  建设银行管理小企业金融业务实行分账核算、独立考核,在业务流程、审批决策、拨备计提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管理,在资源配置、绩效管理、报酬分配和人员考核等方面独立运作,实现小企业金融业务的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对授信额度实行分级审批,差别化授权,在授权范围内由经营中心主管和有权审批人双签审批;授信额度项下的额度支用在授权范围内由小企业经营中心主管和有权审批人双签审批同意后即可办理。该业务中的抵(质)押物必须由一级分行审查批准的专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二)中国民生银行
  1、民生银行小企业部的历史与架构
  2004年,中国民生银行将中小企业从原公司银行管理部独立出来,设立中小企业金融部,为总行一级部门。2008年年初,该行的“中小企业金融部”更名为“工商企业金融事业部”,总部设在上海,成为了国内首家以事业部体制专业经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制度制定、市场规化、组织推动、风险管理、业绩考核和资源配置,分行层面设立小企业授信审查中心、小企业金融管理部、资产监控部以及资产管理部,负责发展规划、产品研发、营销管理、团队建设、业务推动、风险管理、预警服务、品质控管。
  2、民生银行小企业选择与定位
  中国民生银行将小企业定位为销售收入介于500万元至3亿元之间,或总资产500万元至4亿元之间的企业。在信贷审批上,民生银行主张不同于大企业的审批方式,从总部到分部,设立不同层面的风险总监和财务总监。
  3、民生银行小企业信贷制度建设
  在中小企业部的运作上,民生要求中小企业业务不能与其他部门交叉,业务品种不能仅有贷款,还应当有包括财务、法律、管理等各方面的非金融服务,服务的方面要比大企业还要全面。在风险预警方面,民生银行建立了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银监会、税务、海关、工商系统的联系,并正在建立内部的风险预警系统。
  四、小企业信贷业务改革路径探讨
  目前建议商业银行在授信管理、审批机制、贷款价格、产品创新、激励约束、区域政策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一)信贷审批方面
  1、改变小企业授信评级模式
  对小企业信贷业务,银行应当摒弃原有大中小企业同等流程的审批制度,改变小企业评级授信办法,尤其要重视非财务信息评价指标,把其作为评估小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核心指标。如中国建设银行在小企业客户评级中,经营者信用记录、纳税情况、家庭收支和资产等非财务指标的权重达50%左右。
  2、改进小企业信贷审批机制
  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创新和运用信贷打分技术,通过采取专业化、标准化的量化评分,实现对小企业信用的快速高效分级,进一步提高小企业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效率。
  (二)产品创新与价格方面
  1、建立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小企业风险大,因此,在定价方面应该区别于大企业考虑。银行应当根据风险水平、筹资成本、管理成本、授信目标收益、资本回报要求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探索对不同小企业或不同授信进行精细化定价。
  2、创新小企业信贷产品
  为适应各地小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可以在对传统信贷产品略加改进,并在当地进行推广。如深圳发展银行海口分行根据海南省缺乏大型工业企业、而贸易型小企业遍布广泛的特点,新推出了“贸易融资”信贷品种,以企业的仓单、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票据为抵押品,对所有贸易融资业务的操作实现了电子化,大大突破了企业的融资领域。
  (三)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与激励机制
  1、对小企业信贷业务推行不同的区域政策
  在对待小企业的发展上,银行应保持因地制宜的政策,要有保有压。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工商银行在发达地区如广东南海大力开展中小企业业务,中小企业可以选择信用、保证以及抵(质)押方式,凭借金融票据、应收帐款、商品货权、商用物业等抵(质)押品,获得期限最长为3年、额度最高为3000万元的便捷高效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2、建立差别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银行应当根据小企业金融业务特点,初步建立了与普通公司业务不同的激励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