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微小企业贷款的创新之路

摘 要:根据我国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达到4200多万户,占到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到了我国GDP的60%左右,上交的税收已经超过总额的一半,并提供了全国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然而在融资方面,微小企业因其贷款风险高、信用程度低、担保抵押难等问题难以从银行借贷部门以及直接融资市场获得资金。最终,微小企业只能被迫转向民间高利贷,这又使得企业的资金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要解决微小业融资难的困境,则需要更多的创新之举。

关键词:微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


一、我国微小企业贷款现状
  与传统的公司贷款客户相区别的是,微贷的客户对象有其独特的成长规律和经营特征。因此,以传统的公司信贷业务方式对待个体工商户和微小企业, “融资难”与“难融资”等等问题注定无解。如果不另辟蹊径,微小企业除了继续在融资之路上苦苦挣扎之外,的确别无良策。2005年,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的一个共识,为微小企业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国家开发银行率先成功引进国际先进微贷模式,并采取合作加盟的方式,陆续在12家中小银行中推广。时至今日,微贷之花已经烂漫盛开达六年之久,先行者如包头银行、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等,以微贷为利器,已经打破了微小企业“融资难”的坚冰,一大批个体工商户、微小企业获得了以前所不敢想的金融服务。
二、目前我国已实行的新型微小企业贷款方式
  (一) 以担保人代替抵押品
当前,微小企业贷款难现象较为普遍,难以得到银行信贷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物。而小微贷款可以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抵押和质押,只需要客户提供担保人,而且担保人的标准也较为灵活。小微贷款在担保人的选择上,不要求对方有固定工作单位,但应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强调的是担保人与借款人的亲密关系,担保人能对借款人有一定的约束和督促作用。
  (二)简化放贷程序
如果小额贷款以银行传统的标准放贷程序进行审批,实现盈利目标较困难。要使小微企业贷款有利可图。贷款成本必须降低。在小微贷款的成本构成中,对银行来说,利息成本相对较难控制,因此贷款成本巾的非利息成本成为银行管捧的对象。可以对小微企业的特点,重新设计小微企业贷款流程,小微企业贷款申请可以通过email、电话等形式,改变以往需经分行或者信贷客户经理的规定。不仅便利了小微企业进行贷款申请.节约银行成本,而且有利于银行。
  (三)风险管理创新
  银行根据内部收集的客户清单分析小微企业客户的行业、地域、类型,研究和设计可提供的产品。银行对小微贷款申请进行信用评分。其评分标准包括七项评估因子:行业、企业经营年限、账户存款余额、收入总额、经营场所、企业信用记录、企业金融资产和负债总额。通过分析和研究历史数据,赋予每种典型因子不同的权重,对贷款中请者打分后,筛选出可以自动通过的申请者、需要淘汰的申请者、需要进一步审核的申请者。对要求进一步审核的申请者则进行人工审核。
  三、 微小企业贷款未来应拓展的创新之路
  (一) 设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成立专门的微小金融机构。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专门的微小金融机构对当地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家人品、能力等信息的了解会更加深入,盈利性要求不如商业银行那么高。这些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责主要是对需要扶持的微小企业方法免息、贴息和低息贷款。
(二)积极开展各类金融机构
  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较发达,不仅有数量众多的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也很快,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也成为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联储2003年调查结果表明,56.8%的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43.2%的小企业从非银行类机构获得贷款。也就是说,有四成多小企业的信贷需求通过非银行类机构得到了满足。如我国目前开展的小额贷款公司,是吸收公众存款,经营贷款业务的新型机构,是我国旨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而进行的重要金融体制创新。应尽快开展试点工作,为对各类有紧急融资需求的微小企业提供安全、规范的贷款。
   (三)信用卡融资
根据美国中小企业局调查,2003年小企业通过信用卡借款获得融资的小企业数占比为48.1%,比1998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成为微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主要渠道。我国的商业银行机构体系可以进一步加快发展信用卡市场,适度扩大个人和企业信用卡授信额度,使部分微小企业短期、小额的流动资金需求可以通过信用卡融资得到满足。
(四)积极发展多层次的直接融资市场
  20世纪后期美国小企业贷款增长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大企业纷纷直接向资本市场融资导致银行业竞争重点向小企业领域转移,并创造出一系列适应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小企业特点的金融工具,因此,我国也应采取鼓励大中企业更多通过市场方式获得融资,进而促使银行贷款更多地面向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同时加快二板、三板市场建设,为优质小企业创造市场融资平台。二是加快对经营效益好、偿债能力强的小企业直接或集合发行企业债券的工作。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微小企业贷款问题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借鉴海内外合理的经验,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微小企业贷款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