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初步探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我国正面临着诸如环境污染、资源衰竭、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等一系列社会责任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传统会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型的会计模式——社会责任会计。如何发挥社会责任会计的应有作用,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准确披露,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一些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 信息披露 探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并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日益重要,社会责任会计亟待发展。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面临诸多的社会问题,不仅要发挥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作用,还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企业若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就必须兼顾经济、环境、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取得三者之间的平衡,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起与之相应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研究欠缺,相关准则体系制定不完善
缺乏成熟的理论作先导,规范的实践活动就无从谈起。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尚不成熟,还未形成一套为社会所公认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相关的概念框架还处于探讨阶段,各种计量模式自成体系,对其披露原则还存在许多争议,至今还没有出台系统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尽管在某些具体准则中涉及一些社会责任的相关规定,但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还不能成为为企业提供完整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法律依据。
中国证监会自1999年起,要求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在法律意见书中要说明是否有关于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产品质量等原因产生的债权债务,财政部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中专门增设了“综合社会贡献”指标,用以考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虽然有《环境保护法》这类和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法律,但这些法律在制定时只考虑了国家对信息的需求,这种制度缺陷造成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披露很少,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等方面难以统一规范。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关会计准则,指导企业从无专门的信息披露逐渐过渡到以单独的会计报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环境
长久以来,企业的财务目标被定义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将企业运转定性为为股东服务、为股东创造价值,而将员工、资源等作为企业所有者创造财富的工具。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将社会多数人的利益排除在外,仅着眼于资本收益,不利于企业发挥会计职能。忽视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不是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整体利益。频频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表面上来说看似缺乏相应的事前监督、事后问责乏力、对违反诚信的企业惩处力度不够无法形成震慑力,但究其根本还在于企业利欲熏心,缺乏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产品或服务的安全监管,提高其安全水平,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披露对社会造成影响的环境等问题时,没有严格的规则界定披露时限。披露信息滞后,有的甚至可能在下一会计期间反映,这样做往往会因信息缺失阻碍投资者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及时也会导致企业由此面临的信任危机和重大经济赔偿。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上市公司发生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大事件,且可能对其股票及衍生品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上市公司应自该事件发生之日起两日内及时披露事件的情况以及对公司经营和利益相关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披露。
(四)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不对称
目前企业在进行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时,还处于原始的自发阶段,对企业社会责任情况的反映明显不足,规范性和完整性十分欠缺,无法满足国家管理部门对企业会计的要求。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应披露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企业收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以及企业对社会福利贡献等方面的信息等。但目前企业在其会计报告中披露的部分社会责任信息,内容相当有限,远远不能达到国家监管要求,同时也无法满足投资者需求。虽然有一些公司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反映,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应付福利费和法定公益金项目等,但数量较少,几乎没有一家公司对与自己公司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完整、全面的披露。
一些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只是从企业自身出发,披露有利于企业利益的信息,单单披露社会公益,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信息使用者的其他需求。企业和投资者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由此出现了不对称。对于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其他内部人员来说,他们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关于企业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的信息,而外部的投资者不知道企业的真实情况,管理者和其他内部人员凭借这些优势,通过各种途径以牺牲外部投资者的利益来谋取他们自身的信息优势利益,这样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投资者不了解企业真实的社会责任情况,只知道同一个行业社会责任情况的平均水平。长此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整个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水平下降。
二、规范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和制度
在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中,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是最多的。但是,至今仍没有共同的可以接受的标准。现阶段我国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不够全面,大都是零星地分布在传统会计信息之中,而且披露的载体形式多样,披露的内容也都是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不能做到全面、客观。在这样缺乏规范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里很难获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真实情况。因此,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准则至关重要,会计准则可以作为会计工作的准绳,能够起到规范会计核算、提供真实和完整的会计信息的作用。因此,社会责任会计也必须建立一定的相关准则和制度,这是企业施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依据和原则,也是对社会责任会计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改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首先要重视正面典型的宣传、奖励与惩戒并举,政府可以建立诚信信息库,对企业不负责任的失信行为应及时通过网站及公众媒体等形式,向企业、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进行及时披露;加大对社会责任意识缺失企业的处罚力度,通过经济、行政、司法等多种手段,增加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同时,应鼓励企业把自己的信用信息存入社会信用数据中心,主动接受诚信监督。对于诚信企业应给予相应的优惠待遇,宣传提升诚信企业的知名度。
(三)及时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企业必须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引起足够重视,应该仿照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避免重大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因披露滞后,使投资者在本该知情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得到可靠信息,而出现投资决策的失误,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及时的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也是企业积极承担责任的表现,可以有效地使企业在危机时候挽回自身形象,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四)完善信息披露方式,规范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1.突破传统会计模式,多种方法披露。当前形势下,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表还难以全面实现。因此,必须打破传统财务会计单一的计量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并用的方式来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优先考虑采用定量指标进行确认并进行数据计量,尽可能地采用现行的会计方法进行披露,如工业企业每年购置的用于如污水处理等环境保护方面的固定资产,每年用于社会福利的捐赠等信息,可以通过单独编制社会责任报告,较为完整地反映报告内容且多以货币计量。对于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有很多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的人事制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无法进行定量反映,这时应当采用文字表述的方法进行披露,可以报表附注的形式反映,如在损益表中单独列示环境污染影响等。
2.充分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内容。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信息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贡献,如治理环境污染、节约资源能源等方面的情况;对社会的贡献情况等,如对慈善、公益、文化教育事业的捐赠,对美化社区环境、改善公共交通、娱乐设施等的贡献;对人力资源的贡献,如在职职工的人数、职工技术培训、工资水平、工作条件的改善、员工福利情况等。企业收益的大小,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收益信息可以反映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品种和数量、为国家上缴利润情况等。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要做到公平、诚信,保证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与投资者所掌握的信息相对称。Z




参考文献:

1.吴君民,胡晓艳,宁宣熙.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中国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09,(27).
2.于增彪,何晴.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会计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0,(7).
3.刘珺,耿建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学习,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