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与区域人才需求对接研究
摘要:为了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对绍兴及周边地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并据此为高职会计教育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市场需求 人才培养 会计专业
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笔者在绍兴及周边地区对会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会计专业市场需求信息进行调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以便了解会计行业现阶段的实际需求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距离,并根据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完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会计职业能力框架,改进现有高职会计的课程体系。
一、调研情况说明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抽样调查了绍兴及周边地区的421家企业,其中国企21家,合资企业43家,外企9家,民营企业266家,其他类型企业82家,涉及机械电子行业、房地产行业、纺织服装业、服务业、商业零售、信息技术等各行各业。问卷主要针对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持有证书情况进行了调查。被调研单位的人员及经营规模见表1。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各单位对于会计类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除对专业技能有所要求外,对其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
由于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具有独特性,通过调研方式获取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组成较为困难,但通过分析会计人员所从事的经济业务可以间接地了解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调查显示,407家企业(占比96.67%)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会计业务知识,391家企业(占比92.87%)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财务管理知识,370家企业(占比87.89%)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计算机知识,310家企业(占比73.63%)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统计知识,286家企业(占比67.93%)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法律知识,178家企业(占比42.28%)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市场营销知识,167家企业(占比39.67%)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英语知识。由此可见,企业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主要需求是能够熟练地处理会计业务。这些需求主要来自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企业会计人员较少,会计人员的工作综合性较强,这便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筹资管理、资金运营、项目投资等相关财务管理知识。会计软件的迅速发展使大多数企业利用会计软件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因此会计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需要注意的是,相当比例的企业将其条件扩展至熟悉法律法规知识,尤其是税法、经济法等与会计关联较为紧密的法律法规。
(二)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能力结构的需求
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会计人员仅拥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社会更加强调的是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即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经济活动进行处理。调查结果显示,396家企业(占比94.06%)重视手工账务处理能力,387家企业(占比91.92%)重视财务软件操作能力,363家企业(占比86.22%)重视涉税事务管理能力,339家企业(占比80.52%)重视成本控制能力,255家企业(占比60.57%)重视资金管理能力,233家企业(占比55.34%)重视财务分析能力,201家企业(占比47.74%)重视审计能力。可见,用人单位首先关注的是一线会计人员直接进行业务操作的能力;同时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涉税事务处理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会计人员是否具有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税务筹划的能力。还有一些单位将其条件扩展至成本控制等方面,反映出现行经济组织和活动的复杂性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社会对会计人员素质结构的需求
会计人员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社会还对其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个人素质提出了相应要求。调查结果表明,415家企业(占比98.57%)认为会计人员应具有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370家企业(占比87.89%)认为会计人员应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飞速增长,持续不断的学习是增强人才岗位胜任能力和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方式;330家企业(占比78.38%)认为会计人员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270家企业(占比64.13%)认为会计人员应具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260家企业(占比61.76%)认为会计人员应具有组织协调能力;250家企业(占比59.38%)认为会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130家企业(占比30.88%)认为会计人员应具有创新精神。可见,记账、算账和报账等会计工作已不再是会计的全部职能,会计工作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会计人员既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又要依赖于本单位其他部门的合作与配合有效的进行。因此,会计人员应努力成为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头脑灵活、反应迅速的管理型人才。
(四)社会对会计人员相关证书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企业要求会计人员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这要求高职院校从课程设置的角度重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内容,以保证学生进入社会前具备持证上岗的基本条件。企业对于助理会计师证的需求也相对较高,还有一些企业选择了外贸会计证,从问卷中可发现这类企业大多为出口型企业,这也为结合绍兴地方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调查发现,强调英语能力的企业大多数为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以及一些从事外贸行业的企业。其中外资和合资企业较为重视英语的日常应用,即需要顺畅的进行听说读写与沟通交流;外贸企业主要看中能否理解相应的业务单据,进行正常的业务处理;还有一些企业认为英语能力虽然与企业的日常业务不存在联系,但掌握此种能力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体现。该现象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和我国会计与国际的不断趋同,一些企业开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程度的外语水平,这也符合绍兴及周边地市对外贸易频繁的经济结构。
从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的调查来看,被调查企业要求计算机等级达到一级水平的占8%,要求达到二级水平的占7%,而要求持有会计电算化证书的占81%。即相对计算机等级,各企业更倾向于毕业生的实际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别是会计软件的使用能力。目前我国会计软件的使用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运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工作已成为各层次会计人才的必备工具和技能。
三、目前会计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实践操作能力较低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其实践操作能力不足,难以完全胜任会计工作。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当前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的用人单位占46%;认为实践动手能力亟待加强的用人单位占20%;仅有约34%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会计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符合要求。该结果说明,会计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二)会计类人才沟通协调能力的社会认可程度较低
调查数据表明,56%的用人单位认为会计类人才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但仍有待加强;20%的用人单位认为会计类人才缺乏沟通协调能力;仅有24%的用人单位认为会计人才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强,能适应工作需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工作的复杂程度和涉及面越来越广,会计人员不仅要同客户、供应商和本单位人员进行业务往来,还要与工商、税务、海关、审计、银行等政府部门进行广泛的沟通。这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已发生了变化,已将沟通协调能力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会计人员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其职业发展的机会。
(三)会计类人才的团队合作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调查数据表明,52%的单位认为会计类人才的团队合作意识差强人意;27%的单位认为会计类人才团队合作意识迫切需要改进;仅有21%的用人单位认为其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除此之外,目前会计类人才在责任心、职业道德以及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被调查单位中21%的会计人员责任心有待提高,有12%的单位认为目前的会计人才频繁跳槽,不能保守单位财务机密,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四、调研对地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通过此次调研笔者发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面对这种形势,高校应根据市场不断地调整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
(一)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认真研究人才市场,适应并跟准市场变化
高职院校的职能之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地方经济有其特定的人才需求和用人标准,只有顺应地方经济的发展,根据经济的需求培养人才,专业教学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深入社会,不断进行调研, 掌握其变化规律,才能跟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步伐。
(二)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财务工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理论学习后有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为此,应在学校教育的环节中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力争做到“全真”的实训环境,使实训和实际工作零距离接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重视综合会计人才素质的提高,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置于应有的高度
一个合格的会计人才,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这是体现现代人才的标准之一。为此,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应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信息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四)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键是建设一支具有深厚理论水平、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善于调动学生各方面潜能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的发展壮大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既可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与挂职锻炼、外出观摩学习、出国深造等,为一线教师创造更多提升素质的平台,也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对教师进行培训,着力提高教学水平。还可以多渠道地开展校企合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业务素质,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X
(注: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会计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200909741)
参考文献:
1.谷新民.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9,(1).
2.何华.市场需求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3).
3.李丹丹,王昕.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8,(6).
4.李萍.高等职业教育会计职业能力再思考[J].财会通讯,2009,(7).
5.李淑花,孙丽娟.试论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2008,(5).
6.张俊瑞,刘东霖.我国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