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影响分析
摘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这项试点方案的实施将会带来减少重复征税和征税管理成本,减小企业税负,扩大社会福利等有利影响。但随着试点方案的逐步执行,一些问题仍需要关注和解决。
关键词:营业税 增值税 影响 重复征税 社会福利
从新中国成立到1993年大规模的税制改革,营业税制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目前已经相当成熟。营业税是对企业商品和劳务课税的传统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财政收入,因而营业税的征税对象广泛,平均税率较低,且实行多环节课税。由此也体现了营业税的缺点,即存在重复课征和累积税负的问题。所以,在实行增值税的国家,营业税中的大部分已被增值税取代。从发展的方向看,增值税征收范围的选择,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有扩大增值税课征范围的倾向。2011年11月16日我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公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那么,税收征改方案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什么影响,以及这项税改试点的实施和今后的推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影响
(一)减少重复征税
营业税本身由于没有进项抵扣,按全额计税,这样有些服务业中间流转环节多,每道环节都征收营业税,势必会造成重复征税。如金融业的银行贷款按利息收入全额征税,而不是按银行存贷差征税;保险业的保费按保费收入全额征税,而不是按保费收入与赔付费差征税等等。而增值税是对每个环节的增加价值进行课税,可以消除重复征税。而且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增值税实现全产业链的抵扣,消除了税种差异形成的重复征税。其减税效果将非常大,既能让企业减负,鼓励其发展,同时也解决了营业税出口不予退税的问题,减轻出口型企业的负担,促进我国外贸出口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带动国内制造业的发展。
(二)统一税率,利于征税管理
营业税按照行业、类别的不同分别设置,共设置了9个税目,不同的税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比例税率。而娱乐业执行幅度税率,具体使用的税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税法规定的幅度内决定。营业税按列示的税目征税,那么不在列示之内的业务就不会征税,这样可能会漏掉某些合法税收。再者,营业税的税目理论上划分的很清楚,但现实经营中,有不同税率的兼营或者混营,要严格划分征税,对征收机关和纳税人来讲都需要更多的成本,这不符合经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娱乐业的征税幅度由地方政府决定,这不能排除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税收或是其他的目的,制定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高税率或低税率,这将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规律不相符。改征增值税统一税率,将有利于统一的征税管理,降低征收机关的征税成本。
(三)减轻企业税负,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营业税是价内税,是营业税金的构成部分,即企业利润的抵扣部分。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细分,营业税给企业带来的负担越来越大。比如运输业,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运输行业的营业税占到很大比例,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再如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等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每个环节都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现行营业税不利于运输、仓储、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此外,由于税率的不统一,如运输业是3%的营业税税率,仓储业是5%的税率,不同的税率产生税务不公的同时也增加了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企业的成本,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一项结构性减税。这项改革有利于减轻交通运输行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税负压力,增加企业的盈利空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四)降低税收边际成本,扩大社会福利
刘明、程莹等在《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政策性见解》中构建了CGE模型(即一般均衡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定量计算出一定条件下增值税与营业税的边际成本估量,发现营业税的边际成本估量一般都高于增值税的边际成本估量。并得出增值税替代营业税的福利收益估量,认为对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征增值税后,实际税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时,可以获得较高的福利收益。从增值税新增的两档税率11%和6%来看,是考虑到保持较低税率这一条件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减少了重复征税,对企业来说实现了减负,对消费者而言,由于价格中含税减少了,最终承担的价格也将有所下降,于是手中的货币购买力增强。这无疑是扩大了社会的福利。
二、试点政策实施推广应注意的问题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会减少地方税收收入
营业税属于地方财政收入,而增值税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收。试点方案中规定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仍归属试点地区,因试点产生的财政减收,按现行财政体制由中央和地方分别负担。这是保证这项试点方案能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营业税作为地方税收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税收的重要支柱。如果改征为增值税且按照增值税的规定由中央与地方共享,即中央政府分享75%,地方政府分享25%。这样地方政府势必会减少一项最大的税收收入,那么试点方案的顺利执行也会受到阻碍。过渡期内试点方案可以暂时规定税改后的增值税收入依然归地方政府,但是随着试点地区的增加,在不久的将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势必会全国范围内实行,那么如何弥补地方政府的收入损失这个问题是必须得到解决的。
试点地区和全国其他地方政府首先应该立即着手发展其他稳定税种,使其他税种尽快成为本地区的重要税种来源,比如可以尝试征收财产税,对不动产和土地进行征税,在增加税收的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控制房价。其次要加强地方的投资环境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吸引外地的纳税大企业在本地发展,积极鼓励扶持本地区的企业发展壮大,培育更多的纳税大户。如此才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改革税收机构
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省及省以下税务机构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个系统。国税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涉及全国范围的税种,地税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私营企业缴纳的所得税等与地方政府相关的税种。随着地税第一大税种营业税逐步被增值税取代,纳入国税管理系统,那么地税系统势必需要精简机构人员。可将部分工作人员分流至国税系统,解决部分人员工作的同时也满足了国税系统因业务量扩大而要增加人员的需要。其次,各地地税部门从现在开始每年招聘的人员应该有所减少,考虑到营业税被增值税取代后实际工作人员需要,应让人才资源流向效用更大的行业。
(三)纳税人生产规模有限,税改效果受限
增值税优于营业税的原因之一是增值税能抵扣进项税,只对本环节增值进行征税,从而达到减少重复征税的目的。但是增值税中小规模纳税人却没有这一优势,因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便征税,不能抵扣进项税。所以只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才能名副其实的享受增值税的优点。
然而增值税扣税制度对纳税人会计核算要求很高,只有较大规模的企业才能建立专用的发票管理制度,纳入增值税税控系统。而我国现行的服务业很大一部分都是小企业,改征增值税后按照增值税划分类别的规定仍然划入小规模纳税人进行纳税,不能推行增值税专用发票扣税制度。对此,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改革:第一,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标准降低,使更多的企业进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行业,纳入增值税管理系统,从而享受抵扣进项的政策。第二,维持现行一般纳税人的标准不变,设计出一种新的针对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抵扣的增值税扣税制度,使小规模企业在规模受限的同时,能真正享受增值税能抵扣进项税额的优点。
(四)推广税控装置,加强税收征收管理
营业税的税目所涉及行业尤其是服务业很多是小规模的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现金交易、账外经营、隐匿销售收入的现象比较常见,这些都不利于征税管理。尤其是过渡期间税收的征收更是复杂。过渡期间应该做好:不同地区之间的税制衔接;不同纳税人之间的税制衔接;不同业务之间的税制衔接等。纳入增值税管理之后应该对不同行业、不同纳税人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纳税人,采用不同的征税方法。对财务制度不健全或是规模较小的纳税人,应推广税控装置。如对商业零售、饮食、娱乐及其他服务业,可推广使用税控收款机等。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过渡时期,尤其要做好征税管理,保证税收的及时、准确征收。X
参考文献:
1.秦继伟.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7).
2.张淑春.关于增值税营业税的若干问题思考[J].现代商业,2011,(7).
3.严仿棕.我国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征探析[J].商业会计,2011,(8).
4.陈小安.国内税收的重复征税问题及改革路径[J].统计与决策,2007,(20).
5.刘明,程莹,欧阳华生.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政策性见解[J].现代财经,2011,(4).
6.帅起宝.增值税替代营业税的构想[J].经营与管理,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