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资金管理框架构建及分析
摘要: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始末,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本文在分析价值链及价值链管理内涵以及建立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四位一体资金管理框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价值链管理应用于企业资金管理中,从供应商、企业内部、销售商和融资机构等四个主体资金关系入手,构建基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四位一体资金管理框架,实现各价值链主体的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关键词:价值链管理 四位一体 资金管理
一、价值链及价值链管理内涵
迈克尔·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售后服务等;而支持性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管理就是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有机整合起来,做好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使之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真正按照链的特征实施企业的业务流程,使得各个环节既相互关联,又具有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使企业的供、产、销形成一条珍珠般的“链”——价值链。
价值链管理的意义就是优化核心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组织和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它意在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弥补企业在组织结构设计、业务流程和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整体上降低组织成本,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增值。
二、基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四位一体资金管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资金流管理和价值链管理都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但传统资金管理是以企业个体作为管理对象,缺乏对供应商、销售商、银行等利益相关者的有用信息反馈,对价值链业务流程再造缺乏适应能力,资金流的流程流向无法适应价值链管理的要求,使得企业资金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配置,无法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影响企业价值增值。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资金管理则面向价值链,以“流程”中的资金活动为对象,实现价值链联盟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最终目标,通过业务流程和资金流程的再造优化价值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金管理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全面资金管理活动。银行等融资机构参与到价值链管理中来,一方面可以使银行更好地减少信贷风险,节约调研时间;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拓宽融资通道,满足企业资金管理战略需要,一定程度上改变融资难的现状。
基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四位一体资金管理框架可分为资金管理战略、资金预算管理、资金内部控制、价值链联盟资金协同管理等四个层面。战略层面即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确定资金管理战略目标,选择适合培育自身竞争优势的资金管理体制;预算层面即在资金管理战略目标确定的前提下,编制资金预算、调整资金预算及执行跟踪管理和监督考核;内控层面即规范资金使用,严格执行资金审批,堵塞预算外资金管理漏洞,加强对企业的资金安全管理;协同层面即将价值链管理上的四个主体进行协同管理,最大程度发挥融资机构的顾问功能,形成“四位一体”合力竞争优势,实现价值链主体价值最大化。
三、价值链管理与资金管理的关系及框架构建分析
价值链管理是资金管理的基础,价值链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构建以价值链为基础的资金管理框架,可以按照资金运动的过程,分为企业自身内部的价值链管理、企业生产前端的供应商价值链管理、后端的客户销售商价值链管理和银行等融资机构的价值链管理四部分。四个价值链主体关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四位一体框架。供应商从企业收取资金,企业支付供应商采购资金,企业从销售商收取资金,企业将满足战略目标后的剩余资金存放银行,从银行及时融资以支撑企业发展。在基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四位一体资金管理中,银行等融资机构会将供应商、企业和销售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授信评价,为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创造有利的融资环境,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创新特色业务品种,如一方授信贷款、第三方支付等。
具体构建图例如右上图所示。
四、实现基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四位一体资金管理的途径
价值链管理为资金流管理打下了基础,实现企业资金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关键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资金战略管理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选择企业资金投放方向、投放规模,以提高资金运用效果。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企业成长周期,选择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短期、长期或组合战略,使企业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保持必要的灵活性,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二)资金预算管理
在企业既定发展战略和资金战略确定下,制定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资金预算管理体制,结合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及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现状,充分考虑各期现金收支情况,考虑资金占用标准,使各期现金预算和资金需要量的核定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调整。逐步提高资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减少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资金内部控制
货币资金控制是整个资金管理的重点,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内部控制是建立整个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由于货币资金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较高的控制风险,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加强货币资金的控制与核算;根据货币资金业务的特点,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实际,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和核算方法;完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四)价值链联盟的资金协同性管理
价值链联盟协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主体利益的实现。银行等融资机构通过融入到其他主体的价值链管理中,可以实现信贷资金的管理重点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提高对客户的甄别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信贷经办人员很容易实现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把握,从而高质量地获取企业相关经营信息和融资需求;供应商、企业和销售商也能提高融资效率和减少财务成本。X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刘建章.基于企业价值链的现金流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1.
3.韦勤.构建基于价值链的现代财务控制系统[J].财会月刊(理论),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