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会计专业校内实训课程及其配套设施的构建

摘要: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训课程开设和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以会计岗位能力为基础构建会计专业校内实训课程的思路,以及保障实训课程实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会计专业 岗位能力 校内实训课程设计


一、构建会计专业校内实训课程体系
(一)对应会计账务处理能力的校内实训课程。《会计核算手工实训》课程可以某一商业企业经济业务为例,培养学生完成手工制作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专业技能。《会计核算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财务软件,分别完成对某一企业的记账凭证制作、各种账簿登记和会计报表编制的岗位能力。《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实训》课程可以某一工业企业经济业务为例,培养学生完成企业的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的归集、分配并编制成本报表等专业技能。
(二)对应处理涉税事项能力的校内实训课程。《企业税务岗位实训》课程可分别以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企业为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营业税纳税申报表、扣缴个人所得税明细报告表等各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络进行报税、缴税的专业技能。
(三)对应财务管理能力的校内实训课程。《出纳实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各种款项收支进行管理的岗位能力,具体包括点钞、验钞、资金清查、结算方式的应用和各种票据的管理。《财务管理实训》课程可以某一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资料为例,培养学生制定资金筹集计划、完成投资可行性分析并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等专业技能。
(四)对应审计监督能力的校内实训课程。《企业审计实训》课程可以某一企业会计资料为例,培养学生运用审计软件完成对被审计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进行审计的专业技能。
如何对实训课程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使其与会计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也是关键因素之一。任课教师首先应明确该实训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然后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计对应的训练项目,最后由学生完成训练项目。例如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仅开设了《税法》课程,其理论性较强,无法满足企业对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开设《企业税务岗位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税务会计岗位技能。教学设计方案见下表。
二、构建会计专业校内实训课程体系的配套设施
(一)建立实训案例库。目前市场上的会计实训教材多种多样,不少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出现了错漏或者前后会计信息不一致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慎重选择实训教材,可直接从企业复制原始凭证作为学生的实训资料,同时逐步建立学校特有的实训案例库。
(二)建设“双师”队伍。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双师”人才:一是鼓励现有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二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将其充实到实训教学的第一线。
(三)注册成立公司。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实行了后勤社会化,例如学院的食堂、超市、理发店等由企业承包进行经营。实际上,这部分业务完全可交由学生来操作。条件允许的高职院校可注册成立独立运作的公司或直接让学生注册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负责公司日常账务处理、报税、审计等工作。 X
(注:本文系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0年课题《以岗位能力为本位构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DGZ10097)

参考文献:
1.陈锷.基于岗位能力的会计专业课程设计[J].商业会计,2010,(11).
2.李华.高职会计专业行动导向课程的改革实践和探索[J].会计之友,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