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基于大实践理念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

一、基于大实践理念的实践教学内涵分析
早在上世纪末,在美国工程教育改革中产生了现代工程教育思想“大工程观”,它所强调的工程教育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得到工程教育界的认可。而会计专业从属于管理学科,其实践方式与内容与工程教育存在很大差别。但是,借鉴“大工程观”的成功做法,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践行“大实践”理念,同样可以提高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本文所提出的大实践理念就是打破以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偏差,拓宽实践教学的内涵,分模块、分阶段、多平台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通过该体系的训练,不但专业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也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度、就业单位的满意度。
大学生的“四种能力”分别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其中实践能力是培养其他三种能力的基础。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亟待改革与创新以顺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因此必须构建起支撑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及配套工程。会计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要求更高。构建基于大实践理念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将有利于大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带动其他如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基于大实践理念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及特点
(一)大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我院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提出了在会计本科教育中实施2364“大实践”教学体系。其核心内容就是在大学四年本科教育中的大类阶段和专业阶段,以六种实践形式,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与校外实施不同层次的实践课程,以达到提高学生四种能力的目的。“2”是指两阶段(大类阶段和专业阶段);“3”是指三模块的课程(校级平台实践课程、大类平台实践课程、专业阶段实践课程);“6”是指六种实践形式:实训、实验、实习、社会调查、创新创业和毕业论文(设计)等;“4”是指四平台实践内容(第一课堂实践平台与第二课堂实践平台、校内实践平台与校外实践平台)。具体内容结构如下:

(表略)


1.两阶段。为适应“宽口径、厚基础”的会计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目前我校会计专业是按照大类招生,经过1.5年或2年的基础平台课程学习之后,才进入专业阶段的学习。前者称为大类阶段,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后者称为专业阶段,主要进行各专业的课程实习,我校主要有会计专业、审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等。
2.三模块。基于会计专业大类招生、宽口径分流培养的原则,为使实践教学贯穿其中,必须进行三个模块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即校级平台实践课程、大类平台实践课程和专业阶段实践课程。在校级平台实践课程中,我校统一设置了如英语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经济应用写作能力训练等课程;在大类平台实践课程中,我系主要设置会计学原理课程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实训等课程;在专业阶段实践课程中,主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来设置。
3.六种形式。目前我校会计专业的实践形式主要有实训、实验、实习、社会调查、创新创业和毕业论文(设计),不同的实践形式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会计专业主要包括课程实训,如会计学原理实训课程、财务管理实训课程、审计学实训课程等。实验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为主线,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融会贯通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实习主要是指校外综合实习。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社会调查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四种能力”。会计专业的社会调查活动既包括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主要由教师予以辅导、学生完成的社会调查报告,还有我校统一组织的“三下乡”等活动。毕业论文是学生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主要是专业论文的撰写。
4.四平台。主要有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践平台、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平台。第一课堂和校内实践平台主要为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打好基础,同时,通过校内模拟仿真环境,来理解会计专业理论,增强实践能力。如我校会计专业设置的实训课程等。而第二课堂和校外实践平台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理解第一课堂知识内容并且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二课堂的项目主要包括了竞赛类项目(如数学建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等)、职业能力考试类(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科研活动类(如参加学术讲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等)、社会活动类(如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活动等)。通过第二课堂训练计划的实施,大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学生借助四个平台,通过不同的形式最终成为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大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1.结构层次性。由于会计专业是按照学科大类招生、宽口径分流培养的原则来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因此,在大学本科四年的教育中,必须使实践教学贯穿其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教学,即通识教育实践到专业实践的过程。在大类阶段(第一、二年级),主要是通识教育实践,安排校级平台实践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应用写作、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进入专业阶段,也就是进行专业分流之后,必须重视专业实践,设置具有各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课程,如审计专业设置审计学课程实训、计算机审计课程实训等。
2.形式多样性。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而实践教学的效果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实现的。在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时,通过实训、实验、实习、社会调查、创新创业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六种形式,不但可以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充分掌握各专业的基本理论,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创新创业等形式,把书本知识融入到实际经济生活中,从而使得学生的专业学习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四种能力。
3.内容创新性。在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时,必须要从学校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出发,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等问题,在课程设置上不但要使学生具备卓越的专业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地方性财经院校,实践教学的内容必须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度。因此,我们在设置实践内容时,不但分阶段设置实践教学课程,还摒弃了以往只注重专业素养,不重视人文素质的做法,设置了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项目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基于大实践理念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实施
要顺利地实施大实践教学体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更新观念。对于大实践教学体系内涵的正确理解,是有效实施该体系的关键。因此,纠正观念偏差,重视实践教学是首要任务。实践教学应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并以大实践理念来指导实践工作,避免就专业实践谈专业实践的狭窄做法,通过多种形式、多平台来组织实施,以专业实践能力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学生人文素养的加强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品质。
(二)组建团队。实践教学体系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实践教学团队是根本。为改变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由于学校定位不准确,实践教学团队远不如科研团队受重视的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应充实实践教学团队成员,大胆采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这不仅可以解决实践教学队伍人员不足问题,而且能进一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根据社会需要不断修正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保证实践教学团队经费来源,确保团队的正常运转。最后,完善实践教学团队的后续发展机制。加强团队建设的科学研究,总结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积极与实务界联系,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完善制度。大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大实践教学体系下实践教学的相关制度,如实验室管理制度、校外实习管理制度、实践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实践教学分配管理办法等,以完善的制度来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大实践理念的实施有据可依,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最后,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大实践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体现,最终仍需要通过相关人员执行才能收到实效。具体来说,就是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完整性和严肃性,切忌朝令夕改,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严格考核。目前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存在着重规划、轻考核的现象,实践教学的效果无从得知,直接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因此,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设置相关的指标及权重每年进行专项评估,必定能大大促进大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四、结语
大实践教学体系有别于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它以全新的视角说明了大学生四种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的提升不能仅限于校内,还要走出校门;不能仅限于第一课堂,还要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度;不能仅采用实习、实训等单一形式,还要密切关注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政策,强化创业创新教育,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西部后发展地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计本科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准确定位,培植特色,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J
(注:本文系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五批重点立项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A027;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GB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