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课程“落地服务”模式探析——基于“教学服务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
摘要:《内部控制》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本文基于该课程的特点,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依托,针对《内部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落地服务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总体设计,构建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落地服务教学”交互式教学模式,以期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内部控制 落地服务 应用型 教学改革
一、《内部控制》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集合学科,它起源于会计学、审计学和管理学,又融合了经济学、法学等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都有一定的难度。
(一)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偏差导致学习目标偏离主题。
(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缺乏导致课程教学难度较大。
(三)我校《内部控制》课程存在的问题。
二、《内部控制》课程定位
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内部控制》教学内容必须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予以科学定位,以充分训练学生理论分析与实务操作兼备的专业技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我校以“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办学定位,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我院财务管理专业现有公司理财、财务会计、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等四个方向。本课程作为财务管理研究方向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开设目的也正是考虑到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所需:基于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现状,旨在使学生在了解内部控制整体架构的基础上,掌握内部控制设计原则和方法,重点掌握重要交易循环控制的设计内容,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服务。
三、《内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方案设计:“落地服务教学体系”
针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课程定位,笔者对《内部控制》所制定的教学改革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
四、《内部控制》课程“交互式”教学方法的构建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此,《内部控制》课程对“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落地服务教学”交互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
(一)理论教学。
(二)案例教学。
(三)模拟教学。
(四)落地服务教学。
本文针对《内部控制》课程所提出的教学改革总体方案已经逐步应用于我校管理学院的《内部控制》课程教学过程中,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由此可见,该方案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与改革空间,能够有效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该课程在我校发展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不足,课程的教学模式如何适应新情况还有待深入研究。此外,由于课程的实践性要求,课程组需要继续扩大实践基地,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这将极大地促进课程的积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