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中资金投入税收政策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来源主要以自有资金为主,严重制约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针对此情况,要继续积极发挥各种贷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积极筹建有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产权交易市场和创业板市场。本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中资金投入税收政策进行了研究,以期促进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关键词:消费税 税收筹划 已税原料


一、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中资金投入现状分析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而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又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目前,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而企业的自有资金又非常有限。由于绿色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贷款融资的额度较少,规模不足,产品和结构单一,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建立,特别是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资本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不能为风险投资提供充足的退出通道,从而制约了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债券市场发展落后于股票市场,创新型企业公司债券规模偏小;创业板市场缺失,风险投资事业发展受资本市场缺陷制约。
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资金来源融资方式研究
(一)银行贷款。由于我国的历史因素,银行贷款一直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由于绿色技术产品是集当代先进的知识、技术、智力于一体的产品,这就决定了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入股、知识产权入股的比例比较大, 企业无形资产含量高,有形资产含量低。由于无形资产的专用化程度高,其变现的损失程度一般要大于有形资产,加之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企业对高新技术产品的不了解,无形资产很难作为贷款的抵押物,所以贷款形式的融资方式不能满足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资金需求。
(二)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并不以所投资企业的分红为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得企业所有权,而是以所投资企业未来的高增值为基础,谋求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出售所持风险企业的股份以取得高额的资本利得回报。绿色技术创新的高风险和高收益特征,正好满足了风险投资的需要。因此,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风险投资的融合,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从我国现状看,针对风险投资企业比较现实的做法是:政府组织,由政策性银行出资成立官办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对创业风险投资起引导作用,成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性投融资扶植机构;国家鼓励商业银行会同大中型企业集团,以及科研部门、高等院校联合组成具有规模效应、科技含量的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并使之逐步成为风险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风险资本与技术的融合需要一定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是科技与资本的桥梁,都以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宗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创业企业提供权益融资市场、降低创业投资市场进入成本、为创业板提供支撑和服务、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专业化服务。风险资本在这里找到要投资的技术或者项目,通过洽谈,就实现了资本与技术的联姻,从而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由于风险资本的目的是寻找高额回报,因此,他们总是希望在适当的时候退出,再寻找新的目标。因此风险资本的完善退出机制对风险资本来说非常重要。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种:1.在创业板市场上市(IPO);2.被兼并收购。包括被风险企业管理层收购(也叫股本回购或赎回)和被其他公司兼并收购两种情况;3.破产清算。当风险企业经营状况不好且难以扭转时,解散或破产并进行清算可能是最好的减少损失的办法。这三种方式中最理想的方式是通过在创业板市场上上市,风险资本将产权转移给普通投资者。因此,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对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很好的融资渠道。
三、完善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中资金投入的税收政策建议
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我们仍然要发挥各种贷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积极筹建有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产权交易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同时,为了促进这两个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的税收政策进行激励。
(一)针对负债筹资的税收政策。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借款仍然是企业首先的资金来源,立足于我国企业所处的现实环境,增加金融企业对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贷款是一条非常有效的措施。要想改变当前金融企业惜贷的心理,需要政府对其进行政策的刺激。具体执行可以是对金融机构贷给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收入免征或减征营业税或者所得税。政府部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信贷担保,或者银行对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提供贴息贷款,由政府部门实施财政补贴,从而减少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企业的创新资金。
(二)针对创业风险投资的税收政策。风险投资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均处于初创阶段,这时更需要税收优惠政策的鼓励和支持,而我国目前直接针对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基本上是空白,因此在税制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加以补充和完善。风险资本投资收益的高低和风险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税收政策,风险资本的运作过程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筹资、进入、经营和退出这四大环节。其中进入和经营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联系非常紧密,这里合并到一起进行讨论。
1.筹资环节是风险资金的重要环节,它也是风险投资的起点,对它的税收优惠,有利于风险资本来源的多元化。它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上。(1)允许对小型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投入一定额度的投资者以其一般收入冲销由此项投资带来的任何资本损失,从而降低其税收负担。(2)对于法人、个人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和基金的收益免征或减半征收所得税。
2.进入环节。为了使我国风险资本的来源结构更加合理和多样化,吸收各种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除在相应的风险投资法律法规对法人和个人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给予必要的法律保护外,确有必要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对风险投资企业从业人员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比如,除现行个人所得税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之外,可以允许风险企业内的就职者适用一个附加费用减除标准。
3. 经营环节。风险投资的经营环节是风险资金发挥作用的阶段。这个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风险投资企业的正常运营。(1)允许风险企业在税前提取风险准备金。可以允许经过认定的风险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提取风险准备金,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目前企业所提取的坏账准备金。(2)对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资本利得,而非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分红。(3)采取相关措施,解决重复课税问题。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领域的重复课税主要表现为,风险投资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税后利润,但仍应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投资者个人从风险投资公司的税后利润中分得的部分还要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一笔生产经营所得就被课征了三次所得税。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允许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的存在,并将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改为法人所得税制,从而使风险投资公司免于交纳所得税。经过以上处理的结果是,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只在最终投资者获得利润的环节,视其身份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4)允许把风险投资的损失直接用于抵减投资的资本利得。风险投资发生亏损是很常见的,这项措施可以直接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有利于增强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的愿望和信心。(5)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亏损的弥补都规定了向后结转5年弥补。鉴于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风险非常高,不同年度的盈利或亏损的差距会非常大,应允许风险投资公司将亏损在以后盈利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抵扣,并且亏损向后结转的期限应比现在的5年适当延长,可规定为7年。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对一个企业或项目的投资,不论成功和失败,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检验,少则3至5年,多则要7至10年。亏损向后结转的期限适当延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险投资企业投资的风险。最后,风险资本顺利地从被投资企业退出是风险资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退出环节是否可以顺利进行,决定着风险投资企业的成败,也决定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成败。
4.退出环节。退出环节的税收优惠可以降低风险投资的成本,从而保障风险资本顺利推出。(1)对我国而言,在创业板市场尚未成立或成立初期,风险资本退出的渠道主要还是企业间的购并,因此,政府政策需要鼓励企业间重组购并。对风险投资公司与基金所持有的绿色技术创新企业股权进行的股权转让交易只征收印花税。(2)完善资本市场的税收政策。我国已经颁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的创业板资本市场很快就会进入实施阶段。创业板市场是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途径。
税收激励措施对风险投资行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的建立与完善,将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进而提升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Z


参考文献:
1.阎维洁.各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2007,(8).
2.林颖.科技税收优惠创新点何在——解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配套政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
3.梁云凤.企业税收筹划行为的形成机理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0).